《蜀道难》教案33
- 资源简介:
约6600字。
《蜀道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白的个性及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体味这首诗的韵律美。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品味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2.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美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像力,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诗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品味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像力,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诗歌
二、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比如旅游、交游)和读书经验来理解诗歌,这样才会对诗歌有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中有这样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大家知道说的是谁吗?他就是诗仙李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李白的浪漫主义杰作《蜀道难》。
二.回顾李白生平和作品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吴均道士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