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950个字。
第19课登勃朗峰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了解作者。
1.了解勃朗峰景色的奇异特点,体会作者的游踪的顺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了解作者。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其代表作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等。
要问西欧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山脉,那就是阿尔卑斯山脉;要问阿尔卑斯山脉上最高峻的山峰是哪座山峰,那就是勃朗峰。今天,我们将穿越到一个世纪以前,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去登游勃朗峰,这必定会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山体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最大旅游中心。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重要语言,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阅读的感受,列出不懂之处,在此基础上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
一、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二、理解结构
㈠找一找文中的地名,看一看作者的行踪怎样,体会本文行文顺序。
明确:马蒂尼→阿冉提村→勃朗峰→沙蒙尼旅馆
小结:本文以作者的行踪到展现作者旅行的所见所遇。
㈡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6):勃朗峰美丽景色
第二部分(7-11):“车夫之王”的幸运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