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精选新题(含2018最新模拟题,全解析):专题十三写作(4份)
- 资源简介:
2019高考语文一轮精选新题(含2018最新模拟题,全解析):专题十三 写作 (打包)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55.doc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56.doc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57.doc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58.doc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55 审题立意专项练•图画及组合型材料
一、阅读下面的漫画《书内与书外的“风景”》,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材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审题立意】
1.看画面。一本大书与美丽的大自然。书本中的绵羊奔向书本外面的草地上,这说明书本里的风景是美好的,书本外面的风景也是美好的,甚至是更美好的。
2.品文字。“书内与书外的‘风景’”,其中“书内”,应该是指有字的书本,而“书外”则指自然;“风景”,则既指书本里面的风景,也指书本外面的自然风景。
3.理关系。要联系漫画,思考“有字书”与“无字书”的关系并立意:
①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②不要只专心读“圣贤书”,还要关注“窗外事”。③读万卷书,不要忘记行万里路。④读书重要,实践更重要。⑤知行合一,风景更美好。⑥理论要联系实际……
【素材选用】
1.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
——歌德
2.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3.来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的范雨素只读完了初中,然而在遍读上世纪80年代在她在的村子里能找到的小说和文学杂志后,她“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20岁的范雨素一路北上,来到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北京……2017年4月,她的自传《我是范雨素》在网上火爆推出,有两家出版社甚至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
【片段写作】
“有字之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来源。我们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一起进入学校让心灵得到教化。诚然,“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指出的: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教养的获得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有字之书”相较于个体总是显得抽离,其中固然有醒世名言,但却难为人所获得。譬如前些年的“药家鑫案件”及“复旦投毒案”,他们的学识毋庸置疑,但他们却未将其内化为自己真正遵循的准则。
相较于“有字之书”对具体知识技能的侧重,“无字之书”则让人以亲身经历的方式懂得教训。正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以范雨素为代表的一批文学爱好者便是其中典范。他们大多学历低,但这并不能阻挡他们对文学的爱好。他们将亲身经历成文,这现实便是他们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无字之书”以其亲历性与直观性在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二、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材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审题立意】
1.看画面。画中的主体为楼梯,另有一电梯;很多人在等电梯。
2.品细节。漫画中用了对比手法,电梯上和电梯下集中了很多人;有一个人走楼梯,并且已经快走到目的地。
……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57 审题立意专项练•社会热点材料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清华大学推出新规:从2017级开始,清华大学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
规定一出,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清华大学这项新规不仅延续了90多年前的老校规,而且游泳锻炼效果好,同时也是一种危急生存技能,是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好办法;也有人认为运动项目应该多样化,此规定强制“学生会游泳”过于苛刻,可能会扼杀人才。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审题立意】
1.读懂材料内涵。材料第一段讲了清华大学推出的新校规,第二段讲了新校规引发的针锋相对的社会争议。
2.辩证分析立意。对于清华“游泳”新规,社会争议各执一词,甚至针锋相对,各有其积极和消极之处,可吸纳各方的优点,综合辩证立意:
可以就清华大学新校规的性质、原因、利弊、趋势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讲清楚赞同或者反对的具体理由。
就清华新校规引发的争议,可选择其中一种,就事论事,展开具体论述。
还可就清华大学新校规进行大学管理、大学教育等诸如人文、时代、传承、多元化、素质等方面的思考。
总之,审题立意时必须做到收放自如,所谓放,就是同类事件或名言的引述例证,异类事件或名言的比较分析,就事论事的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