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师道尊严

作者:汪长纬  时间:2008/7/17 15:56:1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作为一名教师,“杨不管”不制止学生课堂打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说不过去的。但这件事是反常的,反常得空前绝后,这就足以让我们进行一番反思了。 
  还是用事实说话。 
  先说一个上海某中学的例子。这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重点中学。上课的老师对一名不停讲话的学生进行了批评,你知道这个学生是怎么反击的?他忽的一下站起来,指着老师大声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老师如实相告。这个学生轻蔑地一笑:哼!还没有我一个月的零花钱多,你当这么个破老师有什么意思,还来管我? 
  再说几个上海某些高校里的例子。有个学校虽然常年不懈地抓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但课堂纪律差仍让老师们头痛。一位青年教师告诉我,几乎每次上课都气得呼呼的,学生讲话声音超过老师,打电话的,看报纸的,吃零食的,甚至女学生坐在男生大腿上的。尽管三番五次提醒还是不顶事,这位任课老师就把班主任请去压阵,结果好不了多少。无法,如今上课只好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还有一位大学老师对我说,学生在课堂上跷着二郎腿回答他的提问,居然连屁股都不抬。一位教大学语文的老师,走进教室第一眼就看见学生写在黑板上对他的警告:老师,下课时请擦干净黑板再走! 
  我举的这些例子比起学生砍断老师四个手指、把老师打残、甚至家长也打上门来找老师算账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但也说明一个问题:现今的中国,师道之不存,久矣!人们也许还会记得不久前发表在一家主流媒体上的漫画:上课的大学老师,指着一个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愤怒地对其余正在打电话、看报纸、吃零食、接吻的学生说:你们全班只有他最尊重我!这真是让人心酸的黑色幽默。依我看,这幅画简直就是写真,对现实并没有夸张多少。 
  “杨不管”事件的发生,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师道尊严的丧失有因果关系。师道尊严是怎么丧失的呢?每每遇到这些事,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中批判“反动权威”来,想起被江青集团利用来迫害老师的“黄帅事件”来,想起受到官方大力鼓吹和大肆赞扬的“白卷英雄”来。在我国,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师者地位,才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民间俚语和观念。毛泽东早就有言:办好一所学校,先决的条件是要有好的老师。如今我们还可以说,不尊重老师,就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传统,不尊重公德。“文革”结束后,谁都承认,造了老师的反的结果,只能培养“文盲十流氓”。改革开放后,老师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老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主导地位,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制度上的有效保证。无论从制度层面上看,还是从实际情况看,如今的老师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吗?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吗?显然不是,至少在现阶段不是。 
  素质教育是当今很时髦的口号。但是,由谁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确立老师在管理教育学生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一个连老师都不尊敬的学生,又怎么指望他会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一个连课堂纪律都不遵守的学生,又怎么指望他将来成为守法的公民?其实,师道尊严的丧失,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也威胁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公交车上不给老者让座,难道不是学校里学生不尊重师长的必然延伸吗? 
  此外,如今又冒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新观念来。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元的,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因而老师也就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言外之意,老师也就没有必要再受到尊重。然而,教学相长也是古已有之,“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就是古时教育家卓越的教学相长思想,也是被普遍接受的真理,但这从来没有成为不尊师重教的理由。 
  还有一种更新潮的说法,认为学生是现行教育的消费者,学生的学费养活了学校和老师,因而应当是学校和老师的“上帝”。由此说来,在学校里不是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而是老师应当尊敬学生了吗?其实,我国历史上的教育主要是私塾形式,先生自然靠学生的学费糊口,但恰恰是私塾奠定了尊师重教的基础。 
  简单地从道义层面上批判“杨不管”并没有接触事物的本质,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认为,“杨不管”决非一个孤立的现象,它的出现是现行教育的悲哀,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反思。其中之一就是呼唤师道尊严的回归。说到底,师道尊严是一种秩序,是一种社会和道德规范。学生在课堂上打架,就是对教师的蔑视,也是对师道尊严的蔑视,发展下去就是对法制和制度的蔑视。没有师道尊严这种秩序和规范,教育的前景令人堪忧,社会秩序也令人堪忧。这就是呼唤师道尊严回归的理由。

文章评论

共有 6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lbxjlbxj 于08-05 17:43发表评论: 第6楼
  • 写得好,很深刻。
  • 徐杰 于08-05 17:42发表评论: 第5楼
  • 文章写得很深刻,真是一语中的啊!我也是一名老师,虽然还未曾经历过如此恶劣的学生,可当老师的无奈却真的道不尽啊。
  • tdchenxin 于07-27 16:54发表评论: 第4楼
  • 是“坐”黄包车。
  • tdchenxin 于07-27 16:53发表评论: 第3楼
  • 主要是社会改革开放后“拜金主义”惹得祸。其次是教师待遇太落后,经济决定了受重视程度。鲁迅时期,一个教员的工资都可以养活一家人,甚至请保姆,做黄包车!!!!!!!!!!!
  • 雨打残荷 于07-20 08:58发表评论: 第2楼
  • 这的确应该引起国家教育部甚至是全民族的重视了!
    在被教育中,有愉快的时候,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苦恼、难过、甚至是愤懑......难道一出现“被教育者”的痛苦甚至是过激行为,就是教育者的错吗
  • zhou 于07-19 12:09发表评论: 第1楼
  • 关于这一事件,我读过的最好的一篇评论文章。深刻啊。
    现在说起“文明”“古国”,我们都脸红。我们会不会是现在这个星球上最不文明的民族?我们会不会是这个星球上最不重视保护传统文化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