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记忆有巧门——四字诀法
作者:湖南醴陵四中 黄建和 时间:2008/11/15 9:04:3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有许多同学在记忆诗词时总是以应付的态度去强背和盲背,虽然能应对一时,但不能受用终生,更不能全面的通过记忆掌握诗词。
我这里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法,称为“四字诀法”。就是从一首诗词中选出几个字,一般四字为佳,也可以是四的倍数。这几个字必须极具代表性,能够引导同学通过每一个字回忆起该字所在的句子。选好这几个字的前提是必须先对诗词做深入了解,组成的四字诀必须符合诗词原本意境,尽量不要脱离大意。这样,既能做到牢记诗词文字意思,又领会到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活学活用,受益无穷。
举个例子,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词表达的悲情忧愁十分时刻。因此,在创造这首词的“四字诀”时,应当把握全词感情基调,选出“冷暖两雁、黄黑兼愁”的四字诀。
词中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选出一个“冷”字;第二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选出一个“暖”字。“冷暖”两字互相照应。又可以引出第三句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两”字,“冷暖”中喝了“两盏”“淡酒”,“两”字又隐喻了“冷暖”。“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若选出“雁”这个很有代表性的意象,搭配成上片的四字诀——“冷暖两雁”,无论从语境还是感情,都能较好地体现和便于引导记忆。
下片更具典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从中选出“黄”字,因为这一句讲的正是“黄”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像“暖”对“冷”一样,可以用“黑”对“黄”来照应。“黑”从何而来?是“守着窗儿”来的。因此,这两句便在“黄黑”的串引下融合在一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上片用了“两”字,这里用“兼”字,有“二”的意思。哪“兼”的是什么呢?是“梧桐更兼细雨”。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字贯穿全文,是全篇的感情基调,并且很适合四字诀。
因此,得出了“冷暖两雁,黄黑兼愁”八个字,既对仗较工,又朗朗上口,还能基本诠释全词的大意和思想感情,增强了语文的趣味性,效果显著。
不仅是《声声慢》如此,大量诗词同样可以创造相应的“四字诀”。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里有“雄风阳气,北望神老”,意为回想英雄壮举,如虎豪气,何等的意气风发;再由古及今,睹物伤情,报国无门的苦闷即使是神人也会煎熬衰老。一字关涉原词一句,组成互为相关的四字诀,乐趣无穷。
还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可用“山空水深”四字诀巧记;姜夔的《扬州慢》的助记四字诀为“西风废城,郎情仍念”。
使用“四字诀法”,要善于动脑,肯钻研,在背诵的同时奇妙的感受诗词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诗词要抛弃生搬硬套的方法,应当灵活寻找规律并加以正确利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