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作文素材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2/4 17:44:0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043
怎么看,马克都不像“皇亲国戚”:他喜欢读《红楼梦》,每个周末到福利院教孩子们弹钢琴;他在深圳开了7间烧烤店,还娶了一位漂亮的河南姑娘……
平静的生活因为同父异母的哥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而被打破,各路记者聚集在平日少人问津的福利院,向孤儿们打听“马克老师”的八卦。东北一家以卖壮阳药酒著称的公司哭着喊着要找这个“健壮的大块头”做代言。
这位在深圳生活了6年的“中国通”,显然尚未理解中国官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潜规则。他被迫中断了福利院的义工生涯,低调经营着自己的烧烤店,最后不得不托朋友给记者带话:“我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盛智文:移民中国
香港海洋公园主席盛智文最近放弃了加拿大国籍,归化成为持特区护照的中国公民。据说,当这位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在内地机场亮出回乡证时,连出入境官员都有点不知所措。
外国人入中国籍早有先例,可加拿大媒体却非要上纲上线,说盛智文移民中国是“对加拿大民族自豪感的一次打击”。恰巧此时中国国内又出现了“赵本山举家移民加拿大”的传闻,继而,“巩俐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的照片也在网上铺天盖地,最后同样上升到“民族尊严”的讨论。
众说纷纭之际,谁能说清楚我们身处的世界,究竟是歌里赞颂的“地球村”,还是一座座壁垒森严让人惶惑的“围城”?
孔德成:最后的衍圣公
作为孔子第77代嫡长孙,他的降生,让曲阜全城为之鸣放鞭炮。未满百日,即袭爵“衍圣公”,以“衍续圣人的高贵血统”。这位集学者、书法家、美食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老人,在此后的岁月中,却始终以普通人自居。
如今,89岁的孔德成在台北病逝的消息,居然惹得大陆文化界再起波澜,起因是山东某电视台的女主持人提议,“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恢复册封‘衍圣公’”。据说“有着很强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意义”。
那位年轻的女士也许不知道,与孔德成同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孔祥楷也曾承袭“南宗奉祀官”一职,且至今仍在大陆生活。据说因为孔祥楷年轻时就离开浙江衢州的孔氏家庙,身世被人遗忘,才安然度过文革。
经历了千年的跌宕起伏之后,这个家族的后人,应该早就宠辱不惊了吧。
王炎根:梦回老宅
当这位上海南汇康桥镇居民描述他梦里的浦东老宅时,朴实得不像一个追梦的人。
为了完成“造一座记忆中老宅”的梦想,这位退休的农艺师从建筑工地上搜罗花板和雕花的门窗,如同蚂蚁搬家一样,花6年时间,盖起了一座有66间房的浦东老宅。而他只是“想给后人看看,先辈是怎么生活起居的。”
被现代化浪潮席卷的人啊,请慢些为它估市场价,何不停下脚步,细细品味那段过往。你看那乾隆年间的桥礅上,还隐约可见先人留下的诗词:“一虹高跨骑驴客,半月遥迎荡桨人。”
《中国青年报》作文素材2
"流浪汉":心不蒙尘
在那个流落西安街头、满身泥垢、靠翻拣垃圾箱谋生的男人眼睛里,也有一个我们无法洞悉的情感世界吗?
这是一段发生在一个不知姓名的流浪汉身上的故事。他穿着破旧的牛仔服,留着脏乱的长发,敏感而孤独地走在街上。他眼神黯淡,步伐迟疑,在城市里,习惯占据不显眼的角落,拒绝与任何人沟通——除非,他想吃凉皮的时候。
于是,我们得以听说他的传奇:在这家小小凉皮店里,几乎每一天,他都要买一碗凉皮、一个白饼。买完之后,他转身离开,从不停留。店主多次想免费赠送的好意都被拒绝,如果相持不下,过些时候,窗台上就能看见他付的2元饭钱。
那些飘散的岁月里有过多少欺凌、白眼和不堪的回忆?流浪汉从不开口,沉默和坚忍构成生活。但自尊,男人的自尊,是很难丢下的。
也许,他有一张蒙尘的脸,但他不愿要一颗蒙尘的心。
选自2008《中国青年报》
凯文:语言的力量
上帝蒙上了她的双眼。凯文•史密斯,这个一生失明的美国女人,却总是致力于打通被语言障碍所阻隔的心。
她的世界里没有光。也许正是因此,她得以领略更多的语言之美。除了英文,她学习了8种语言。你也许同情她没见过一种颜色,但你得羡慕她能用12种语言唱歌。
在美国的中学里,她教俄文和中文,而在18次中国之旅里,她来到不同的城市,教英语。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隔一段时间,她要在盲人电脑上敲下英语单词,或者站起来向学生提问。她必须独自爬上8楼的住处,独自摸索这个陌生的国家。
但这就是乐趣,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在不幸人生中创造的美丽生活,要是你感觉不到,那么建议你去听听凯文老师边弹电子琴,边唱流行歌。她不害怕,语言是她的力量。
选自2008《中国青年报》
战胜自己 迎来胜利之花
以“战胜自己”为口号,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得到了回报,男子200米蝶泳选手松田丈志终于如愿拿到北京奥运会铜牌。松田丈志已经24岁,北京奥运会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奥运之旅,而在他最后的奥运会舞台上,胜利之花终于为他绽放。
4年前在雅典,第一次参加奥运的松田曾闯入400米自由泳八强,但在他有实力夺牌的200米蝶泳项目上,却止步于半决赛。“没拿到奥运奖牌真是太糟糕了。”从松田4岁起就开始指导他的久世由美子教练的叹息,让松田暗暗发誓,一定要一雪前耻。在第二年的世锦赛上,他一举夺得200米蝶泳银牌。
人生就是如此戏剧化。松田主攻的项目原本是自由泳,在平时训练计划中,蝶泳训练的目的,是用来矫正他糟糕的平衡性。平衡性欠缺的弱点,不仅让松田的自由泳水平难以提高,还常常成为他在蝶泳训练中的绊脚石。为解决这个问题,松田的训练计划非常详细,甚至细化到要求松田在训练中“找向上看的感觉、抬高下颌”。虽然如此,松田仍然进入了运动生涯的“瓶颈”期,长时间不见进步。
去年春天举办的世锦赛,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最重要的比赛,但松田却连决赛的入场卷也没有得到,这让松田感到十分郁闷。
但是,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对游泳运动员来说,体能是提高水平最为重要的保证。”认识到这一点后,松田开始加强肌肉训练,力求通过体能训练把体形练得更加均衡,他希望这能够帮他解决平衡性不佳的老问题。
通过刻苦训练,松田变得更加自信,不再对“决赛”心存畏惧。他说:“我能感觉到自己游得更快了。”决赛前一天,松田在半决赛中将这个项目的日本纪录提高了1.05秒,因此,松田获得的200米蝶泳铜牌,同样有着很高的含金量。
选自2008《中国青年报》
地名里不许有“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据8月1日《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新命名的城市标准地名,将不再使用“村”字。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有关负责人称,今后审核城市新地名,“某某村”将被拒绝。但对现有带“村”城市地名,原则上不予更改。
地名是一种汉字标签,经过历史发展、人文沿革、日积月累而沉淀下来,更代表文化气质、精神图腾、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史的见证、优秀传统文化的化石,能给人美轮美奂的精神审美,能给城市沧桑美、历史美,能给都市人带来内在的精神幸福。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还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懂得尊重历史。对于一座历史名城,之所以称她古老,就是因为在这座城里到处可以看到具有历史色彩的建筑。比如罗马和雅典,它们比邻相对,古风悠悠,静静地向人们展示自己斑斓多姿的文化和历史。比如牛津大学的“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英国人一点也不觉得土气,反让这种700多年的“牛粪香味大学”成了世界教育圣地。
可我们的城市文化发展却有浓重的喜新厌旧习气:历史悠久的老街道要让位于光怪陆离的城市规划,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要服从“权力审美”和“长官意志”,公共绿地要服从于商品房的开发,文化韵味和城市气质要乖乖地听“经济大人”的话。反映到地名修改中,安徽徽州改为黄山,云南思茅改为普洱,河北有政协委员嫌“石家庄”不够响亮等,政府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城市更加现代化、时尚化。如果在北京寻找一所100年~150年的老房子,也许很难找到,但在波士顿的大街上比比皆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似乎成了“现代化”的拦路虎。以至于保护文化、敬仰人文,倒成了一种“保守势力”,这实在是现代文明的“文盲倾向”,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灭顶之灾。重庆的“摒弃农村味”措施,不正是这种舍本逐末行为的代表吗?
看看时东陆教授在《美国城市比中国的更古老》中的谆谆教导:“除了北京和西安,其他大多中国城市已经几乎看不到清朝末年以前的建筑。即便有,也是少数的古迹(比如庙宇和墓地),而不是民居。”“很难想象世界上任何文化会如此疯狂地连根铲除自己的文化与历史,而用别人的文化来宣称是自己的现代。”
如果说,带“村”字的都是土气,那么,大邱庄、华西村是农村吗?那里的人们照样奔小康。北京奥运村里住的多是体育精英,但人们注重的是奥运精神,而不是肤浅的名称。重庆有关部门的做法,实在是崇洋媚外、内心极其缺乏自信的表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