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照花人》:记忆掀开落满尘埃的花

作者:上海市七宝中学 钟晓涛|  时间:2005/2/18 17:04: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今天在我经常出入的BBS里看到有人在聊上海,这个我所成长的城市。有人是上海是一座阴柔的城市,象极了张爱玲的冷艳孤绝的一生以及她华美苍凉的文字。
    其实《临水照花人》并不是出自张爱玲的笔下,而是台湾作家魏可风写下的张爱玲的一生,对于张爱玲的记忆顿然涌现。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是点评中国近代的女性作家,报道说:近代的文学呈现了三个阶段,先是苍凉华美的张爱玲,然后是纤细精致的王安忆,现在是晦暗直白的安妮宝贝。也有听过有人说:我心中的才女是张爱玲,生活在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饱读诗书。
我说我也这么认为,似乎太过矫情,但却也忍不住感叹张爱玲文字的蹉跎及冷傲,那是一种跨世纪的华美与桑凉。
  我想张爱玲文字的苍凉与她这一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她出生于豪门旺族,在动乱的年代时,显赫的祖上家世与名士门风,让张爱玲在成长的过程中,看不尽华丽珠翠与没落沧桑,厉经人世无常的冷暖,她的早慧与敏锐的心思,将这种种的浮沉故事一览无疑。以及那一段不堪追悔的恋情,使这朵尘埃里开出来的花最终萎谢,以至暮年的冷傲孤绝,不问世事。她浓重的人生色彩,正如水中的花影,似真似幻。
  这种种的经历转化成令人惊艳的文字,触动着人们的新,在序里魏可风说:“我并不认为她可以列入台湾文学的经典,但我不能否认她对台湾作家的深远影响,那种影响,已经构成台湾文学血脉的一部分。”在台湾文学上,张爱玲成为里一个符号,她的灵魂更多地流露在里台湾文人的笔触间。
  漫步在这座阴柔的城市,岁月夹杂着物质一起轰轰烈烈地向后跑,而灵魂携着思想冰清玉洁地向前奔,我们在追悔不能追悔的过去,回忆无法回忆的曾经,记忆不曾记忆的华丽和苍凉。想象老那时老上海外滩边的华丽女子,冷傲孤决。
    南方三月的草长莺飞,北国十月的铁马金戈,一切都与她无关了,这朵从尘埃里盛开出来的花……
    记忆掀开这朵落满尘埃的花,临水照花人,有谁能够为她洗尽铅华?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