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故事与情节的区别
我们都会同意,小说的基本面是故事,但各人同意的语调并不相同,这里引用的某种语调将导致我们得出后面的结论。
我们经常听到三种语调。
如果你问某一类型的人:“小说是什么?”他会平心静气地答道:“这个…我不清楚…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好笑。小说就是小说嘛…可我还是不懂…唔,我想,小说就是讲故事吧。”这人脾气不坏,但说话含含糊糊,也许当时他正在驾驶着公共汽车,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对文学根本心不在焉。
还有一种人,在我想象中,就是那些在高尔夫球场上总是显得不可一世的人。这种人的回答是:“什么是小说?嘿,当然,小说得谈故事,不谈故事,还有什么用处呢。我喜欢故事,但不懂欣赏,不管怎么说,我很喜欢看故事。你可以喜欢你的艺术,喜欢你的文学,喜欢你的音乐。而我呢,只要有个好的故事就行。我喜欢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我的太太跟我也一样。”
第三种人回答的声调十分低沉:“是的…唔,没错,小说就是讲故事。”我尊敬和喜欢第一位回答问题的人,对第二位则感到既可怕又可恶;而第三位正是我自己。
是的…唔,没错,小说就是讲故事。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不成为小说了。可见故事是一切小说不可或缺的最高要素。
不过,我倒希望这种最高要素不是故事,而是悦耳的旋律,或是对真理的领悟,而不是这种流传于古代的低级故事。
因为我们越是对故事进行观察,越将它和它所支持的其他较好的要素分开,就发觉它并没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现在,我们该给情节下个定义了。
我们曾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
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这就是小说中故事与情节的基本区别。
故事是受好奇心的驱使之故,而情节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的。
好奇心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官能。当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别人喜欢提问时,往往是他们的记忆力和领悟力最差的时候。好奇心对我们作用不大,对阅读小说也一样,充其量只想看看故事而已。如要掌握情节的话,那就非加上智慧和记忆力不可。
首先谈谈智慧。聪明的读者跟好问的读者不同。前者不仅注意用眼睛浏览新事物,还动脑筋思考。他看待事物常用两种观点:先将它孤立地看,然后再同前面看到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
一本结构严密的小说,往往许多事情是错综复杂、互相呼应的,即使很有水平的读者也要到读完全书才能居高临下,鸟瞰全貌。小说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也可说是神秘莫测的成分对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设下悬宕,如“王后为什么死去?”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表达方式。
要是用暗示或对白的手法则较为高明,待再写若千页以后才让真相大白为好。神秘感对情节十分重要,没有智慧是无法欣赏的。对好奇心强的读者只要“然后……然后……”就行了,而要欣赏到神秘的奥妙,除用一半心思阅读下去外,还要留下另一半心思进行思考。
现在再谈谈记忆吧。
记忆与智慧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记住了才能弄明白。如果王后死时,我们已忘掉国王的存在,那就永远无法弄清她的死因。
有些编造情节的作家总希望读者记性好,而读者也希望作家写得有头有尾、十分紧凑,对情节中出现的每个动作、每句说话都加以认真考虑,并注意节省篇幅;即使情节复杂也要前后连贯,像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只把死材料堆砌起来。
对情节中的言谈或行动写起来有难有易,但都应令人产生神秘感,应让其顺着情节往前发展,不要迷失方向。
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如果情节引人入胜的话,最后结局就不会使人产生“待续”的感觉,只感到它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弄明白故事与情节的区别,小说才会更出彩
小说家E.M.福斯特经常思考写作问题。在他的《小说面面观》这本书中,他试图解释故事与情节的不同。
“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两个故事,一个简单的叙述。这是故事。
但是如果你把第一个活动(国王的死亡)和第二个活动(王后的死亡)关联起来,让一个行动成为另外一个行动的结果,我们就构建了一个情节:“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于悲伤。”
再加点悬念:“王后死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后来才发现因为国王去世,她伤心过度。”
所以,故事是事件的罗列。听众想知道接下来想发生么。情节不只是事情的罗列,而且听众会问各种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故事是一系列像珠串一样的故事。(这件事发生了,然后那件事发生了,然后······)
情节是一系列不断构建统一系统行动和行为模式的因果关系,情节让读者不停的问”为什么?”
故事是让你有好奇心,想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就行了。
情节则需要能记住过往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这样才能推理出事件与人物的关系,才能设法预测后果。
共同特性
1 让压力来推动你的情节
没有压力就没有情节,有的只是一个很短的故事,或许还是一个非常乏味的故事。还记得“男孩遇到女孩”那个基本的场景吗?
如果没有压力或者冲突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发展,男孩遇到了女孩,男孩请求女孩嫁给他,女孩说行,故事就结束了。
有什么意思?你问自己,主人公的意图或者目标就是娶那个女孩,而她说行。那又怎么样?所以现在加上压力。
男孩遇到女孩。
男孩请求女孩嫁给他。
女孩说不行。
“为什么不行?”他追问。
“因为你是一个酒鬼。”她说。
压力来自于她的拒绝,我们也得到了解释。他接下来的所有作为就是为了构成因(遭到拒绝)导致的结果,只要意图被拒绝,结果就是压力。
2 通过对抵抗的压力
反派人物的作用是阻碍主人公实现其意图,这种对抗可以有很多形式。这个反派也可以来自外部,也是另一个人地方或者物体,比如敌人,对手或者竞争者;
也可以是内在的,存在于主人公的性格里面——他或者一直在努力克服某种焦虑、恐惧或者缺点)比如酗酒。
在“男孩遇到了女孩”中,对于男孩来说,女孩拒绝了他的求婚要求,等于建立了一种反应。
他可以走开(这就会是故事的结局),也可以决定做些什么来争取她的同意(这是之前的因导致的结果)那个女孩拒绝和他一起走上红毯是一种局部压力,局部压力就没什么效果。
需要有一种尽善尽美的技巧才能把女孩当初拒绝写成一本小说(虽然这些只能够写短篇故事)由多个局部的压力组成,但是已有对于情节本身更重要的压力组成。
如果那个男人认定他要和这个女孩子,认定必须要力争她的同意,那就意味着他要克服自己的恶习。
作为酒鬼的压力(想喝酒却又为了女孩不能喝酒)就是持久的压力。女孩子拒绝求婚带来的直接压力径直向我们影响了更大的冲突,及男孩性格中促使酗酒的某种原因。
我们认为他酗酒是因为某种内在的冲突,男孩想必遇到心怡的女孩,但是为了这点他必须戒酒。而戒酒的话,就必须战胜自己,这或许是这个故事真正的冲突。
3 随着对抗增加让压力增加
在我们刚刚谈到的那个简单的故事中,你已经看到了因果之间的建立,以及它和冲突的关联,这带来了你所需要的压力,让故事得以进一步发展。
但是一个故事需要持久的压力。当你让故事向高潮发展的更加激烈的冲突才能支撑这个故事。回到我们的故事中:
那个男孩决定戒酒,但是没那么容易。(如果那么容易戒酒,那么这个故事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现在我们着手处理有关人物的根本问题,这个人是谁?
他为什么会喝酒?他能克服喝酒吗?这些都是读者会问到的问题,作为作者你的工作就是用有趣的并且有创意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注意,我们是着重把这个男孩当主要人来处理。他的意图非常明确:戒酒,娶个女孩。女孩的拒绝造成了局部的压力,也设置了故事的开端。
重要的冲突在于男孩内心,看他能否对付的了内心的恶魔。
我们想让读者参与进来——我们不想让故事变得索然无味——所以我们一路给主人公设置一系列的障碍,这加剧了对抗。
每一个冲突都增加了对抗的程度。当局面变得不可收拾,故事将有个结果的时候(不管是好与坏),读者都会觉得身不由己的走向了巨变、高潮。
这一点紧靠局部压力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局部压力不能加剧冲突,局部压力只能做到沿途创造势均力敌的障碍,过上一阵子,这就乏味了。
那些构成情节的基础的剧烈冲突,是从根本上构成人物的冲突。
如果改写故事,只包含局部压力,那故事就不会有大进展。
男孩遇到女孩。
男孩请求她嫁给他。
只是他还是个酒鬼,女孩拒绝了他。
男孩去了匿名戒酒所,并且康复了。
女孩同意嫁给他。
这里有一个萌芽一样的东西。我有了一个故事,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情节,主人公有了一个意图,可是被拒绝了,然后他必须做点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图,但是他的任务完成起来并不那么困难——他去了戒酒所,并且康复了。
任何戒酒所都知道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你可以看到具备了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构成结构:
开头:男孩遇到女孩,并且向她求婚。因为他是个酒鬼,女孩拒绝他。
中间:男孩为了女孩去了戒酒所,然后康复了。
结尾:男孩和女孩结婚了,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那么问题在哪里?你如何让充实这个故事?才能让这个故事加大对立?
故事的开头部分冲突只是局部的:男孩拒绝了女孩,但是中间部分的压力是什么呢?结尾部分的压力是什么呢?没有。男孩只是解决了问题。危机没有加剧。
想要写出一个通行的情节,你要做的不仅仅是增加局部压力,还要在研究危机中的主人公的性格是,更加深入的研究曾深层次上的加大压力。
仅仅踢狗一个动机让故事得以发展下去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通过剧情的发展的每个阶段考验主人公。
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致命诱惑》一个迂回的转折的男孩和女孩之间的故事,故事核非常简单。
迈克演的人物和一个女人发生了一夜情,她对这段关系纠缠不清,尽管想尽办法摆脱这个心理失衡的女人,她还染指了他家庭毁灭性的后果。
第一幕(设置)
男孩遇到女孩。男孩已经结婚(局部压力)。在一个周末,男孩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和女孩上床了。当时男孩打算回家时,女孩割腕自杀。
第二幕(纠纷)
在纠纷方面,这部电影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这些纠纷时呈现出升级态势。
葛伦饰演的角色开始就是一个小动作干扰迈克尔饰演的人物继续把她向外推的时候,她的行为越来越不友好,也越来越不顾一切。
迈克饰演的人物意识到这个威胁到她的婚姻,于是开始拼命掩盖。但是,随着矛盾的升级,那个女人的行为越来越激烈——他甚至怪诞到杀了他家的兔子。
这时候矛盾达到了顶峰——他意识到这不仅仅威胁到他的婚姻还威胁到他家人。生存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个精神错乱的女人接着绑架了对方的孩子,导致妻子惊吓出了重大的车祸。
对于这部电影加以分析不难看出,每当有事情发生,风险就会变大,行动的后果就像滚雪球一样,故事的开头平淡无奇,是一个男人背叛了自己的妻子,随后仅仅变成了一个和精神病人的斗争,他为了自己喜欢的男人不惜痛下狠手,压力和冲突愈演愈烈。
第三幕(结局)
在最后一幕中,那个女精神病患者闯进他的家里,想杀死他妻子。这段三角关系中的人物先后出场,大打出手:妻子、丈夫、情妇。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有三个不同的结局,看你看的是哪个版本了,标准的版本是女精神病患者被杀了。看来像是丈夫谋杀了。
还有三个结局,妻子找到了证据情妇其实是自杀,他将证据交给了警方,因为警方逮捕了她的丈夫。
如果我们分析三木的结构,就能够看到每种结局中时间的发展:
第一步:情妇死亡。
第二部:因为谋杀她,丈夫被逮捕。
第三部:妻子找到证据让丈夫免于被控谋杀。
这就是因和果。然而在电影院里放映的结局只包含一部。那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或许不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