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答题策略指导
近三年,现代文阅读I主观试题有以下方面的考查点:
①分析修辞手法及论证效果
②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
③归纳内容要点;
④对文本主要思想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⑤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⑥分析主要信息的作用;超然客公众号
⑦理解重要的词语,体会语言特色;
⑧梳理异同点等。一般来说,2025年高考也会在这个范围之内,离不开文体特点。
二 解题基本思路
第一步:读懂文意:
想要高效完成主观简答题,提高得分率,需要全面理解论述类文本特征,只有读懂文本内容,探索该文本的考情和题型应对策略才有意义。
第二步:确定考查点:任何一个考题都是对一定知识点的考量,作为考生,在看到试题的第一时间能够判断出所要考查的考点,是答题有的放矢的关键。
第三步:明确答题的模板。模版不是死板的套用,而是每一个知识点它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知识点和思维能力的考量,所以,高考作为一个对学生语文素养考查的筛选,综合素养是必须进行的考查。
三 .解题方法梳理
“情境+问题”新题型,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文本内容文外迁移,情境化问题新设计。这类题目有两个共性:一是题目会给出一定的情境,一是给出一定的答题要求。情境化的存在,就是为问题的提出。情境的类型是多样的,总的来说分为三大类型:观点型,材料型,生活情境型。超然客公众号
①观点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解读题目情境中的观点内容;
②材料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解读题目情境中的新材料;
③生活情境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应对生活化的具体场景问题。
“情境+问题”这类题目形式不管怎么变,坚信一切答案在文中,“观点+材料分析”的主体思维是不会变的。
第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审题很重要,问什么就答什么。特别是对于情境化设题方式,要透过题目看本质。
第二步,坚持文本依据,当然是建产在前面所说的“理解每一则材料的整体结构、论证思路和主要内容”基础上,在文本中寻找答题;注意对点回答,有针对性地找到文本对应区间,扣关键词和句;
第三步,坚持基础能力,就是概括梳理,分条表述,形成答案,力求语言精练。同时,题型形式多样,围绕不同情境设计的问题多样,考生要了解多和题型,掌握规律,提高答题时速和正确率。
三种题型超实用解题方法
①观点型,用文本材料中的观点内容,来解读题目中的观点
题型样式:文外观点+文本解读
题干给定内容,从字面上来讲,文本材料中没有出现过,但文本材料肯定包含这一观点(现象)对应的解读内容。题目是变相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阅读理解。
答题时先要审题,看看题目给出的观点或现象的内涵有什么,然后再从文本材料中寻找能佐证这一观点或现象的表述内容,对观点(现象)进行要点化解释阐述。超然客公众号
答题思路:文本观点+材料情境解读
例:【2024年新课标Ⅰ卷】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析:文本观点“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情境材料解读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情境材料解读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情境材料解读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情境材料解读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情境材料解读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②材料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解读题目情境中的新材料;
题型样式:文外新材料+考文内观点。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理解文本材料所表达的观点,然后再来阅读题目给出的新的材料内容,并运用文本内己知的观点,对新材料内容进行“对点剖读”。这一题型在2024届复习备考中不断出现,难度高,值得关注。
例(2024届浙江温州高三二模)T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和朋友这类后天选择的关系不同,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亲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过去,人们讲求“血浓于水”,而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亲缘关系无法选择,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舍弃。尤其当亲缘关系只剩下困扰和伤害,却带不来一丝温暖和慰藉时,“断亲”就成了许多人的共同选择。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将“断亲”定义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即年轻人很少和亲戚互动或基本不走亲戚,而非绝对的断绝往来。
早在十年前,胡小武就开始关注“断亲”话题,真正从个体经验走向学术研究,则要到2021年10月,他注意到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讲述自己和亲戚之间不愉快的经历,“断亲”已然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胡小武发现在“90后”特别是“00后”青年群体中,“断亲”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个现象。“我们同亲戚之间的冷漠、疏离状态,事实上正在成为个体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群体的一种日常生活。”胡小武分析。超然客公众号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断亲”?《看天下》与胡小武展开了一场有关“断亲”话题的探讨。
《看天下》:距离你开展青年“断亲”研究已经过去两年,这两年中,“断亲”现象有发生新的变化吗?
胡小武:现象本身没有太大变化,但“断亲”的话题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对年长一辈来说,站在传统价值观的立场,他们对这种现象表露出一种乡愁式的担忧,为当前的亲情淡漠感到失落,怀恋过去的其乐融融。但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往往从更加正面的角度来看待和接受“断亲”现象,访谈中,大多数选择“断亲”的年轻人也表示这是一种解脱和自在。
《看天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断亲”的趋势还会持续加剧吗?
胡小武:根据我这两年来的持续观察和思考,“断亲”的趋势依然会加剧,或者说,“断亲”的人群规模还会逐渐扩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城市化比例还在持续增长。2023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6.16%,跟上一年末相比增长了0.94%。也就是说,整个国家已经成为事实意义上的“城市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乡土中国”。
(摘编自林杨攀《南大学者谈“断亲”: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亲情危机》)
5. 新春佳节,在外打拼的晚辈回到家乡。亲人团聚,本应其乐融融,无话不谈。而真实的场景却是,老人关心青年人的收入、婚姻等,而年轻人最敏感的“禁忌”恰恰是这些。于是,在年轻人眼中,长辈的热情是无话可说的“瞎打听”;在长辈眼中,年轻人的沉默是一种“城市冷漠”。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及产生原因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5. 现象:①这一现象说明传统亲属关系在当代社会的维系越来越艰难。②这是“断亲”的种表现,长辈为当前的亲情淡漠感到失落,而年轻人则从亲缘关系中感受到困扰和伤害,懒于互动。
原因:①城市是各种资源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发展,年轻人多向城市迁徙,亲属间聚少离多。②亲属间代际不同,关心的问题、价值观、观念等也不同,使亲属间的亲密关系淡化。(或“趣缘关系的重要性上升,人们更愿意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价值观等选择交往对象。”)
【5题详解】本题考查运用文本观点分析文外新材料的能力。
现象:①由“胡小武发现在‘90后’特别是‘00后’青年群体中,“断亲”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个现象。‘我们同亲戚之间的冷漠、疏离状态,事实上正在成为个体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群体的一种日常生活。’胡小武分析”可知,这一现象说明传统亲属关系在当代社会的维系越来越艰难。
②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将‘断亲’定义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对年长一辈来说,站在传统价值观的立场,他们对这种现象表露出一种乡愁式的担忧,为当前的亲情淡漠感到失落,怀恋过去的其乐融融”可知,这是“断亲”的种表现,长辈为当前的亲情淡漠感到失落,而年轻人则从亲缘关系中感受到困扰和伤害,懒于互动。
原因:①由“传统农业社会受土地束缚,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熟人社会。进入工业与后工业社会,城市是各种资源的集聚地,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向城市迁徙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理性选择。伴随着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迁移流动,亲属间聚少离多,不生活在一起,又何谈亲密的感情?”可知,城市是各种资源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发展,年轻人多向城市迁徙,亲属间聚少离多。
④由“不同价值观的人很难谈得拢,也很难成为知心朋友,社会关系网络更多建立在社会阶层地位相近的人之间,社会地位相差很大的人之间难以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这更多是由于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理想目标、追求、关注点与所遭遇的问题各不相同”“都市生活中,传统意义上的亲属关系功能正在弱化,而基于趣缘和业缘等建立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正不断上升。个人在城市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生活秩序和个人创造的社群网,互联网则为社群网的建立提供了天然的平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爱好选择交往对象”可知,亲属间代际不同,关心的问题、价值观、观念等也不同,使亲属间的亲密关系淡化。(或“趣缘关系的重要性上升,人们更愿意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价值观等选择交往对象。”)
③生活情境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应对生活化的具体场景问题。
【解题方法】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探究问题,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借鉴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会给出一个生活情境,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回答这类题目我们要要这样的三种思维:
一是文本的“文”思维。材料肯定会围绕某一个主观点展开论述,找到文本的论证思维,如原因、本质、特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二是题目的“题”思维。题目中给出的现象,肯定有理论层面的解读,也就是这一现象虽然是生活化的情境,但是就其本质可以进行理论概括,概括的方向就是题目设计的角度,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
三是题文合二为一的“圆”思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由题到文,将题目中的现象回归到文中,找到文中分观点等,与之对应,做解读。可以这种讲,题目中的生活现象情境,可以是文中材料观点的论据一般的存在。
例【合肥市2024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T5
5.复兴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在即,同学们准备依据教材中《屈原列传》《离骚》等作品,创作历史课本剧《屈原新传》参加汇演。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同学们创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4分)
解题思路:
题目给出“创作历史课本剧《屈原新传》参加汇演”生活化情境,要求概括创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历史剧创作问题,我们可以阅读文本,找到答案。题目看起来很“炫”,其实很简单,《屈原新传》只是一个由头,任何一部历史剧都一样,都得遵循的基本原则。换一句话说,这道理题目实质上就是在考我们:历史剧创作要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
材料一总结梳理: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自的意义限度:既要保证情节要素的正确,又要差异化地再现某种可能真实;既不能消解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期待,更不能陷入消解历史的虚无。
材料二总结梳理: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把握历史的精神,根据现实需要发挥想象,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满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需求,达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作品有思想性和时代性。超然客公众号
【参考答案】5.(4分)①确立历史真实与虚构各自的意义限度,实现情节要素正确与差异化再现某种可能真实之间的统一;②发掘历史精神,呼应时代需要,在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下观照当下,实现历史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考教结合,主观题解题方法梳理
文本材料内容,与整本书阅读《乡上中国》《红楼梦》内容紧密关联。换一个角度思考,只不过是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内容是与教材上的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内容相关。答题之本,还是要过材料阅读关,理解材料所表达的观点内容,然后审题、答题。答题方法还是同上面所讲的主观题答题方法一致。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除《红楼梦》外,尚有《三国演义》《水许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为什么《红楼梦》又独独高居于其他名著之上而被推崇为最伟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巨著呢?
在《红楼梦》之前,我国的长篇中说,总是在述说前人的故事,或取材于史书,或据传说演绎,即便有取自当代社会的,也多为奇闻选事之类,仍属不相干者在说他人的故事。所以小说是小说,作者是作者,读者、评论者也只看小说写得如何,却没有人去关心小说的作者,因为谁都知道那些作者,不论是罗贯中、施耐庵或吴承恩,都与诸葛亮、宋江、孙悟空等拉不上任何关系。所以,当时人索隐《红楼梦》写的是谁的故事时,总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纳兰明珠与纳兰性德、张侯家事或康熙间的一批名人名臣的事去比附,再也想不到作者在取材上会有全然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思路,开始用现实题材进行创作。
《红楼梦》一反从前只取古人或他人故事来编写小说的旧方法,它是在作者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础上创作的。但《红楼梦》写的不是一家一事一人,它不是自传体小说,也不是小说化了的曹氏一门的兴衰史,虽则在小说中毫无疑问地融入了大量作者自身见闻、经历和自己家庭荣枯变化的种种可供其创作构思的素材。只是作者搜罗并加以提炼的素材的来源和范围都要更广泛得多,其目光和思想,更是从几个家庭扩展到整个现实社会和人生。
《红楼梦》一出来,传统的写人的手法都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了。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这一看法,是鲁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诸葛亮在小说中是一个十足理想化的甚至神化了的人物,成了智慧的化身,你很难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缺点来;高俅先是流氓无赖,后成奸邪权臣,你也找不到他还有哪一点可以肯定的,除了踢得一脚好球;倒是神话人物孙悟空、猪八戒还复杂一点。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史湘云、晴雯,都非十全十美;贾琏、薛蟠、贾雨村,也并未写成十足的坏蛋。至于像王熙凤那样的人,更不能简单化地将她归之于好人或坏人之列。所以,用“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来套《红楼梦》,是完全行不通的。
《红楼梦》综合体现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小说的主体文字是白话,但又吸纳了欠名又及i他多种文体表现之所长。小说中写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辞赋、歌谣、联颖、灯谜、在令……做到了真正的“文备众体”,且又都让它们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拟写小说人物所吟咏的诗词作品,能“按头制帽”,做到诗如其人,——适合不同人物各自的个性、修养、特点。闷样是咏白海棠,林黛玉的纯洁高傲、孤独伤感,薛宝钗的朴素淡雅、矜持内敛,各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犯,这一点尤为难得。还有些就诗歌本身看,写得或平庸、或幼稚、或笨拙、或粗俗,但从模拟对象来说,却又是惟妙惟肖、极其传神的作品,又可看出作者在小说创作上坚持“追踪跋迹”地忠实莘写生活的美学理想。
《红楼梦》写到的东西太多了。诸如建筑、园林、服饰、器用、饮食、医药、礼仪典制、岁时习俗、哲理宗教、音乐美术、戏曲游艺……无不头头是道,都有极其精彩的描述。故小说曾被比作“百科全书”。
(摘编自蔡义江《红楼六家谈》)
材料二:
曹雪芹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去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故事,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去发掘艺术的宝藏。他不仅在所谓“家常琐屑”“儿女痴情”中深刻地揭露了那一社会的丑恶和黑暗,而且还找到了埋藏在生活中的美和诗意!
不仅如此,曹雪芹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许多性格鲜明而又复杂的人,一扫过去那种单线条式的或脸谱化的手法。他继承了宋元以来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小说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打破了那些幻想的、不现实的虚构(如“还魂”“离魂”之类),使《红楼梦》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和深刻的时代内容,环绕着爱情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现实。
曹雪芹还打破了一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难打破的现象。这就是一反中国古典戏曲小说题材因袭(虽《水浒传》亦不可免)的顽固现象,完全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人物和情节。《红楼梦》中的人物,不像许多古典戏曲小说可以在前代文学作品中找到他们的原型,而是曹雪芹独立把他们创造出来的。或者说,许多生活中的人,曹雪芹第一次把他们带进了文学的领域。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又是第一次作为一部带有某种自传色彩(而非“实录”)的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它虽然取材于作家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并可能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留下自己的影子,但它是对生活加以提炼、概括并通过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即所谓“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所创造出来的一部文学作品。它的出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上表现了这样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发扬了以亲身体验过的生活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又原则。超然客公众号
由此可见,曹雪芹是一个自觉的现实主义者。这一自觉是中国文学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作家天才地继承了前代的艺术成果而又打破了许多传统束缚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当时文学上所存在的公式化、题材因数等不良倾向斗争的结果。而现实生活则是促成这一自觉的最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蒋和颍《红楼梦论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红楼梦》之数,中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与作者没有关系,而《红楼梦》则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创作的。
B.中国的长篇小说,在《红楼梦》之前,取自于古人或他人的故事,而《红楼梦》则是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与名臣。
C.曹霄芹在《红楼梦》中,不去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故事。而是从“家常琐屑”“儿女痴情”中发现生活的灵和诗意。
D.在《红楼梦》之前,许多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在前代文学作品中找到原型。《红楼梦》人物的是作者的独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红楼梦》之前,中国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好人都好,坏人都坏,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
B.《红楼梦》中拟写小说人物所吟咏的诗词不是装饰品,而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宋元以来,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小说,往往有一些幻想的、不现实的虚构,《红楼梦》中则没有虚构。
D.第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取材于曹雪芹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主人公身上留下了作者的影子。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一段使用疑问句,引发读者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思考,从而引出下文。
B.材料一的第二段和第五段,都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论证《红楼梦》不同于其他作品的艺术成就。
C.材料二在论述《红楼梦》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多方面的贡献时,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再从不同角度论证,最后总括上文。
4.材料一谈到了《红楼梦》诗词的特点,请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哪个红楼人物所写、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4分)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闽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1. B【解析】B项错在“《红楼梦》则是取材于历史上的一批名人与名臣”。当时的人用历史名人名臣去比附,还是以传统的思路理解《红楼梦》,没有认识到《红楼梦》的艺术创新。
2. B【解析】A项错在“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好人都好,坏人都坏”,并不意味着“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否则就不是名著中的典型人物了。C项错在“《红楼梦》中则没有虚构”。《红楼梦》是有虚构的,只是“打破了那些幻想的、不现实的虚构”。D项错在“第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第一次作为一部带有某种自传色彩(而非“实录”)的长篇小说”,“可能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留下自己的影子,但它是对生活加以提炼、概括并通过艺术的想象和虚构,所创造出来的一部文学作品”。超然客公众号
3. C【解析】C项目在“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材料二第五段论述了《红楼梦》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之一,“发扬了以亲身体验过的生活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义原则”,没有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4.这首《咏白海棠》是林黛玉所写。
理由: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借高洁的梨蕊和傲骨的梅花,表现出林黛玉的纯洁高傲;②“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带有愁戚伤感的感情色彩,表现出林黛玉的孤独伤感。(分析其他诗句言之成理亦可)
5.相同点:都强调了《红楼梦》取材于现实生活,打破了传统的写法。
不同点:材料一强调的是《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主要表现,材料二强调的是《红楼梦》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