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话反说出奇效

作者:湖北 李学开  时间:2006/4/25 17:03:3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正话反说,就是在表达某种意思或说明某个问题时,不从正面写出,而在反处着笔,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或事物来表达本意。它不同于修辞中的“反语”格,不是一种语言手段,而是一种表现手法,既可用于抒情达意,又可用于叙事造型。正话反说用于抒情,可以使人感觉到感情的复杂和强烈,用于达意,可以使文章的思想显得深刻、隽永;用于叙事,可以使情节显得委婉曲折;用于写人,可以体现人物性格、社会内涵的深度,使人物显得血肉丰满。正话反说,可以使文字含蓄幽默,跌宕多姿。
  有一篇宣传戒烟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只字不提吸烟的害处,相反却列出了吸烟的四大好处:一省布料,因为吸烟易患肺痨,导致驼背,身体萎缩,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么多布料了;二可防贼,抽烟的人常患气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贼以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窃;三可防蚊,浓烈的烟雾熏得蚊子受不了,只得远远地离开;四可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作者正话反说,语言诙谐幽默,读后令人忍俊不禁,让读者从笑声中感悟吸烟的危害,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道:“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沈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沈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议论文字中的“伟大”、“伟绩”、“武功”都是说反话。这一连串反话,既辛辣地嘲讽了卖国政府的滔天罪行,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又深沉地表达了对刘和珍等烈士的诚挚的爱。
  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的《父亲的爱》,是运用正话反说这种写作方法的范例。在文中,作者数落了父亲的诸多“不是”:发现我偷糖果后,责令我送回去,并要求我替卖糖的拆箱卸货作为赔偿;我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的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妈妈;在生日会上,父亲显得有些不大相称,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我念大学时,父亲除了寄支票外,寄的一封短信却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想跟我说话,但又总是妈妈来接;我结婚时父亲只会大声擤鼻子;我从小到大都是听他说一些不太中听的话。在这里,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严父的形象,但又使我们分明感觉到浓浓的爱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处处拿母亲的“好”与父亲的“坏”对比,处处表现对父亲的不满,又处处使读者产生对父亲的敬意。构思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有不少学生在作文中自觉运用正话反说这一写作手法,让人眼睛发亮,拍案叫好。如江苏大丰高级中学何雅晴同学的《我有个坏妈妈》,就是一篇“正话反说”的美文。作者在文中,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五个事例,列举妈妈的“坏”:(1)妈妈是个超级管家婆,不让我吃喜欢的方便面;(2)妈妈逼着我喝不甜不酸、还有一股重重奶腥味的高钙奶;(3)妈妈让我读世界名著、名人传,使我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4)军训时妈妈不接我回家;(5)妈妈侵犯我的知情权,不让我知道她生病住院的事情。五件事写得真实生动,数落了妈妈的件件“不是”。全文紧扣一个“坏”字,从反面去写自己的母亲,但处处又体现了一个“好”,一种“爱”。这比正面去歌颂母爱,更感人,收到的效果更好。
  反说表现的对象,总是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反相生、相辅相成的。肯定反说,是高度的赞扬,热爱之情特别真挚,使文字获得无穷的韵味;否定反说,是强化的鞭挞,憎恶之情极为强烈,使文章体现出辛辣的讽刺。因而运用“正话反说”这种写作手法,一定要注意分寸,不可一味“唱反调”,反调要唱得恰当、贴切,否则,只得适得其反。正话反说这种手法,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同学们写作时不妨一试。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于04-18 10:07发表评论: 第1楼
  • 很好,加油哈!是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