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学生的知心朋友
作者:浙江省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孙秀峰| 时间:2004/8/31 6:48:30 来源:原创 人气: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心扉总是对大多数人关闭,只对少数挚友开放。但他们都渴求真诚的友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了解与关心、尊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的心,要努力去做学生所信赖的挚友,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老师和学生只有成为了知心朋友,才能为了搞好班级共同努力。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呢?我认为,这其实不难,总的来说,分为两个方面。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我们教师都从高中走过,现在回到我们以前做学生时对教师的要求,正是现在的学生对我们的要求,学生都要求老师知识丰富,不仅专业知识要强,还要有一定的拓展,让学生能从心底佩服你。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学生,经常有许多突发状况,可以说在与学生进行着各种方面的较量,如果自身知识的储备空虚的话,很难在与学生的抗衡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更谈不到能够得到学生的信服。
教师在言行上要有风度。有一种思考方式是“换位思考”,我们要求学生注意这个注意那个,而我们老师也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以至反抗情绪。教师言的风度即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中学生正处在要成熟的阶段,他们有一定的模仿能力,特别是班主任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这就要求班主任的语言要讲究语言艺术,这里的语言艺术不是让教师说假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真诚,和学生谈话要真诚,做到“言必信”。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过分要求学生。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率。有的教师言行粗鲁,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极坏的印象,有一种班主任效应特别明显,就是班主任的作风会影响他所带的班级的班风。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场面,有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踢足球,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当另一个班级进球时便开始说脏话,而且队员的言行也特别粗鲁。另一个班级的学生却一直宽容地对待。后来我找到一些人调查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两个班级的学生人格的差异都受到班主任的影响。
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爱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我们应该创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会换位思考,让学生卸下心灵上的防护设备,真心的把班主任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