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雨同行(外一篇)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0/17 13:00: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携雨同行
  就生物的生存来说,每一秒钟都可能出现意外。挫折应是常态,顺利才是意外。
  ——题记
  身心疲惫的我像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路上。这段时间总觉得活得好累!不是因为上下学的路程有点远,而是心里总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也许真的需要用什么来清洗一下我浑浊不堪的神经细胞。
  突然间,乌云密布,大雨将至。我没有带雨伞,我现在该怎么办?已站在山脚下的我又面临着选择。选择总是那么残酷地束缚着我们的自由的生活。我是该躲在他人的屋檐下等雨停后再上山吗?可老天要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它伤心的哭泣呢?我想只有牵着雨儿的手,共同爬过这座山了!
  雨哗啦啦地下起来,而且越下越欢。在泥泞的山路上溅成一朵朵漂亮的小雨花,煞是好看,而我无心欣赏这些,我背着书包,奋力地往上爬,雨水打在我的脸上,身上,还有我那颗小小的心上,在十七岁的雨季里,藏在心底的某些东西也会被彻底的打湿吗?
  我觉得此刻跑在雨中的感觉,比走在炙热的太阳下更显得轻松。同样,我也害怕去停下来,我怕自己跑得筋疲力尽后瘫坐在地上想站都站不起来。
  我的身影在蜿蜒的山路上不停地奔跑着,从远处看,应该也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吧!可人生许多美丽的东西不总是让人给忽视了吗?
  迎面走来两个行人,打着雨伞,我向他们送去春天末期最灿烂的笑容,想不到在雨天里笑容也会变得如此模糊。他们只是望着我,叹息地说:“这样的天气,怎不带个伞呢?”然后,与我擦身而过,这是同情?是可怜?是鄙视?我不得而知。我不需要用这些来证明我是个弱者,但我仍感觉我的喉咙像被什么阻塞了,特别难受。
  雨不停地下,老天是真的在伤心,而且伤得很重,很重。我的心也潮湿了一大片。我已跑得很累,但不会轻言放弃,终于来到山顶上。我伫立在风雨中,冲着远处的大地呐喊着刚才的郁闷。
  在下山的路上,我放慢了脚步。雨也明显小了,我发现:一路上花儿竟娇艳欲滴,蝴蝶竟也在翩翩起舞,一切竟都是那样的平静、安详、和谐。
  依然是一个人独自漫步,依然是携雨同行,我却心如止水!
  固守与改变
  以前总不明白,飞蛾为什么要扑火。今天才明白,那是顽固不化的终点,那是抱残守缺的结果,那也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真实写照!
  人们都想学得移山之术,于是去问懂得移山之术的长老,求得归来,恍然大悟——山不移,我过去,贵在改变自我。
  当拆房队来拆房,有些人总不愿意,固守着自己的“完美的老家”,或许这将被称为“安土重迁”,或者被赋予“爱家情怀”;殊不知,旧家的固守,只会让你在这样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失去新的家园,继而失去自己的容身之所。
  小溪之所以欢快地流淌,是经过不断“碰壁”而改变原来方向的结果;蝙蝠在黑暗中能飞,是靠“雷达”的分析不断改变飞行路线的硕果;“成功乃失败之母”是千百年来人们在改变中得来的经验结晶。
  深山老林之家的落后是固守旧土的结果;“井底之蛙”是固守自己错误想法的恶名;而“固步自封”则是死守不变的必然了。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中国几百年的落后,是由于清政府的夜郎自大,固守迂腐陈旧的“闭关锁国”酿造的历史悲剧。在经历“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程之后,你是否还会固守自己那陈旧迂腐的思想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才会发现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这是君子“善假于物”也。你是否会因固守自己的“声音与臂膀”而从不理会外界变化呢?那样的结果只会让你停滞不前,从而落于人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由于温度的改变,使它的物理性质变化了。你不会固执地认为它还是那原来的水吧?
  人,需要走,才能见得多,那么,思想当然也不能固步自封,也需要推陈出新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拥抱新升的太阳呀!
  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于以前的成功时,当我们还在自以为是拒绝新知时,当我们还在一意孤行自掘坟墓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或许,或许我们就是那一群飞蛾,正卖命地扑向火源,当烈火燃烧自己时,连最后一声叹息的机会都没有啊!因此,我们要也必需改变我们的身体,改变我们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思想,去迎接那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未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