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21760字。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莲城中学九年级开展“风流人物•自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传承经典】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①在古典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叶嘉莹先生无疑不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将中华古典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 )的家国情怀、勇毅的文化担当使她超越了“小我”。②叶女士所传递与追求的是一种大美,她带领青年一代( )历史深处——那里有李白的故乡明月,也有辛弃疾的灯火阑珊。③赤诚、热血、踌躇与孤寂都被深情地埋在诗中,成为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随时可以( )的文化故乡。许多人说,从叶嘉莹的诗词与她的课堂中,追寻到了美好的情愫,感受心灵被滋润,拥有了前行的力量与希望。中华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 )的创造力与想象力。④叶嘉莹用大半生的心力,引领人们走进中华古典诗词,灌gài一片丰富多彩、斑斓共存、诗意盎然的土壤,厚植中华民族的思想财富。
(节选自新华社《莲实有心应不死》,有删改)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段的括号中,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丰厚 回溯 浓厚 回望 B. 浓厚 回望 回溯 丰厚
C. 丰厚 回溯 回望 浓厚 D. 浓厚 回溯 回望 丰厚
3.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蕴含, yùn hán ,动词,包含。
灌溉, guàn gài , 动词,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浓厚:①形容 (烟雾、云层等)很浓。②形容 (兴趣)大。 ③形容气氛、色彩、思想意识等表现强烈。
丰厚:指密而厚;丰富,富裕。
回溯:动词。回顾;回忆。
【智赋未来】
12月20日,“汉语盘点2024”活动在京揭晓“年度字词”。其中,“人工智能”当选为2024年度国际词。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AI)”再度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不仅3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一创新性的表述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②正如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所说:过去是“互联网+”思维,未来是“人工智能+”思维。他表示,“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智能+”与“人工智能+”虽然看似相近,但内涵却有所不同。如果说2019年的“智能+”更侧重于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赋能,那么今年的“人工智能+”行动则体现出从研发到场景应用再到产业打造的全链条赋能,并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