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猜题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020字。
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猜题卷
注意事项:
I.本试卷共6 页, 三个大题,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 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 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35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句子。
品读经典诗文,是在品读一种情怀。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① ”表达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② ,化作春泥更护花”,抒发了不甘自弃,希望继续为国效力的奋斗和献身精神;陆游《游山西村》中,“从今若许闲乘月,③ ”,借趁月色闲游,表达了对山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漂泊游子的无尽乡思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故园东望路漫漫,⑤ ”道尽了长路漫漫,远离家园的思念悲苦;杜牧在《泊秦淮》中,用“⑥ ,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家国兴亡的忧虑愤慨;《木兰诗》用“⑦ ,关山度若飞”呈现了木兰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刘禹锡借《陋室铭》抒写了“斯是陋室,⑧ ”的安贫乐道节操;周敦颐借《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⑨ ”表达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不哗众取宠的高尚品质。
2.学校开展名著中的“三 复”手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手法 人物 阅读任务
“三复” 孙悟空 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从左边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三复’ 手法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宋江
知识卡片
“三复”手法指小说中的情节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有变化和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彰显主旨。
中国古典小说常运用这一手法,如“刘备三顾茅庐”“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3.叠词背后有别样的汉语韵味。参照示例,调动积累,写一个含叠词的成语并加以品析。
[示例]滔滔不绝:“滔滔”这一叠词让我联想到水之盛大、之湍急,仿佛一个人在发言时毫不间断,持续输出之态。
成语: ;品析: 。
4.请你为安徽黄山推荐一副对联。(只填序号)
①剪一片白云补衲
②流水无弦万古琴
③邀半轮明月看经
④青山不墨千秋画
上联 ,下联 。
为致敬航天英雄,学校开展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5.主持人小语拟写了下面一段主持词,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你找出并修改。
①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何为“君子”?③君子应当有朝气,坐地观天有方圆,不得有失淳正,不得有折礼数,不可逾越规矩。④何为“自强不息”?⑤自强是奋发图强、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息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毅力。⑥自强不息是成功之基石,它使我们不断战胜自我,成为更好。
6.下面是小文围绕活动主题,搜集到的关于航天科学家孙家栋的资料。小语根据表中的资料设计了采访问题,其中都合适的一项是 ( )
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在从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他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一点点寻找卫星残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让卫星发射成功。他为中国突破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①在60多年的工作中,面对挑战,是什么支撑着您坚持下去?
②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您内心是怎样想的?
③与我们国家相比,您认为外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有哪些特点?
④您是如何带领团队在航天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断向前的?
⑤在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您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7.班委会准备在班级内组织一次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下图是活动方案的框架图,请你向同学们解说活动流程。要求:信息完整,条理清晰,语言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