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6100字。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阔绰(cuò) 鲜妍(yán) 强聒不舍(guō) 搅揉造作(jiǎo)
B.濡养(rú) 箫索(xiāo) 自欺其人(qī) 孜孜不倦(zī)
C.虚妄(wàng) 嗔怒(chēn) 不省人事(xǐng) 顿开茅塞(sài)
D.间或(jiàn) 苍茫(máng) 伤痕累累(lěi) 无精打采(cǎi)
2.(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当的一项是( )
写作提纲是在简单的框架图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简要的文字 文章的全貌,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部分怎样展开、如何承接与过渡等,要尽可能考虑清楚。比如,文章开头是作者叙述的起点,往往也 了文章的“调子”。可以 ,开宗明义;也可曲折入题,借诗词渲染气氛,借故事、道理等 主题。
A.点明 判定 直言不讳 引发
B.点明 决定 开门见山 引发
C.明确 决定 开门见山 引出
D.明确 判定 直言不讳 引出
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它除了本义,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句④用“除了……还”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C.句⑤中“‘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的主干是“历史文化、精神信仰对心灵产生着影响”。
D.“文明古国”“内涵丰富”和“历史文化”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4.(2分)掇菁撷华,博览古今。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B.太学,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
C.《水浒传》中杨志的绰号是青面兽,他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D.《艾青诗选》表现了艾青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而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太阳”这个意象上。
5.(3分)品读经典,丰盈人生。
《水浒传》读书报告会以“水浒英雄义气千秋”为主题进行讨论,同学们得出“义”的具体表现有“有恩必报”“见义勇为”“兄弟义气”三大类,请你从《水浒传》中选择一个人物,写出能体现此人物“义”的典型事件,并说说具体表现出他身上的哪种“义”。
A.武松
B.宋江
C.鲁智深
典型人物①
典型事件②
“义”的种类:③
6.(6分)古诗文默写。
(1)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5)《行路难》道出了诗人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3分)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