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24 10:46: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30字。

  14 驿路梨花
  日照二中 阮胜
  ◎文化自信:感受文中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略读课文,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思维能力: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分析、理解文中“梨花”的不同含义及作用,体会文章题目的妙处。(难点)
  ◎审美创造: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激发创作欲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云南哀牢山深处,有一片美丽的梨花林,那里不仅有洁白清香的梨花开满枝头,还有美丽动人的故事正在流传。让我们循着梨花的香气,一起走进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驿路”“陡峭”“修葺”等重点词语。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其作品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代表作有小说《鹿衔草》《驿路梨花》等。
  ◎背景链接
  作者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在西南边疆待了四十余年,足迹遍布云贵高原。
  1977年秋,党中央重新提出学习雷锋精神。作者想起边疆许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及默默为小茅屋做事的人,一股无形的力量使他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
  2.目标任务二: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与小茅屋有关的人物,并概括他们与小茅屋之间的事件以及他们做这些事的目的。
  人物 与小茅屋的事件 做事的目的
  “我”和老余 借宿小屋;和瑶族老人一起给房顶加草、挖深排水沟 学习哈尼小姑娘为群众着想的精神
  瑶族老人 归还粮食;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 感激、回报曾受到的照料,也为方便后来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战士和梨花学习
  解放军战士 修建小茅屋 学习雷锋精神,给过路人避风雨
  梨花 照料小茅屋 被解放军战士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
  ◎分别以“我”和老余的行踪,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维护的过程先后为序,梳理故事情节,并揣摩本文记叙顺序的妙处。
  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序:
  以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维护的过程先后为序:
  本文记叙顺序的妙处:①课文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为顺序,从“我”和老余的视角叙述人物与小茅屋之间发生的事,其间还通过设置层层悬念、误会来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