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5/22 14:29: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10字。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感知课文内容。
  2.寻找关键,理清文章思路。
  3.赏析妙点,探索表达之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表达之妙,是本文学习重点。
  2.理清文章层次探究章法之妙,是难点。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着眼于学法实践,在阅读中,通过“发现、赏析、创造”的方法进行语言探究式阅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春节档最热门的电影,当属科幻片《流浪的地球》,大家都看了吗?
  它讲述的是地球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必须去寻找新的家园。今天,让我们循着时间的足迹,去探寻地球的过去,一起学习《时间的脚印》。
  板书课题。
  二、感知内容与层次——说发现的话
  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说明文。
  知识链接: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1.浏览,圈点勾画,本文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呢?说说你的发现。
  交流。结论:这些知识都是围绕着“岩石”进行的介绍。
  板书:岩石
  2.跳读,发现三句话,这三句话具有以下特征:
  独立成段;
  具有提示内容的作用;
  分别介绍了“岩石”的三个方面。
  交流,结论: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板书: 记录时间
  岩石的形成
  保存痕迹
  研究意义
  小结:从课文内容的角度来看,本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这是从大处着眼的趣味。
  三、鉴赏语言与表达——说赏析的话。
  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一个句子。
  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赏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这里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朗读。读出其中的情味。注意读出轻重。
  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1厘米岩层记载的时间长;岩石形成的过程漫长、不易……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一个段落。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说说语段的生动性。
  这是一个以描写为主的语段。
  这一段描写了石头的变化过程。
  这一段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用词很生动:“带着、旅行”,表示一种目标,一个目的,一个方向,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