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2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5/29 21:09: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80字。

  5 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3.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初步感知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这一基本特点。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第5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一、美图欣赏,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欣赏几幅国画。
  飘逸的春柳,袅娜的夏荷,激情的秋枫,傲岸的冬梅,四季之景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也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优美的国画和生动的语言,引出课文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自主归纳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见《》本课“作者名片”“字词清单”栏目)
  2.速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
  师:让我们走进文章,速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问题。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师提示:提取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①寻找段落中心句。②寻找设问式语句。③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生自由读课文,筛选信息,然后抢答)
  预设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