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ppt2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x, pptx
  • 资源大小: 5.9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6/15 13:12:5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6张,教案约3820字。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黄河大合唱》,积累常考词语。
  2.能力目标: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常考词语,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学习难点
  1.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2.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有很多描绘黄河的诗词,同学们都知道哪些?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们对黄河的赞美之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总会引起无数炎黄子孙由衷的赞美。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随抗战表演剧团行至黄河岸边,看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和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挥笔写下了豪迈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这部组诗共有八个乐章,今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二个乐章——《黄河颂》,体会诗人澎湃的激情。
  二.学习新课。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
  (2)了解作品。
  《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构成: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
  特点:诗中将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3)了解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1938年,光未然(张光年)在前往延安的途中,经过黄河,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这些激发了诗人为黄河高歌的诗情,写出了长诗《黄河吟》。
  后经冼星海谱曲,这部极具民族精神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成功首演。从此,《黄河大合唱》激荡的歌声传遍了全国,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2.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指导朗读。
  ①读准字音
  冼星海(xiǎn) 气魄(pò)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