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4 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调测高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7/23 17:33: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290字。

  绍兴市 2024 学年第 二学期高 中期末调测
  高  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 .   本试题卷分三部分 ,   全卷共 10 页 。 满分 150 分 ,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
  2 .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 、 阅读  (72 分)
  ( — )  阅读 I  (本题共5 小题 ,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5 题。
  材料     :
  主持人 :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数据要素的价值依然凝结在人类劳动中 。 哲学作为 人类智慧之学 ,   哲学研究也意味着人类的思维劳动生产活动 。那么 ,   人工智能大热的当前 ,
  应如何把握算法价值与哲学价值之间的张力 ?
  ●               ●
  魏 群 :   现如今 ,   人工智能及其算法已经成为新型生产要素 ,   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     因此有 " 算法价值 "  之说 。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 ,  价值来 自人类劳动的凝结 。 人工智能系统  虽然尚不能被算作可以劳动的主体 ,   但其算法模型的设计 、 训练 、调试与优化 ,   仍然凝结  了人类的劳动 。 因此 ,   目 前的算法价值仍然是人类思维劳动的产物 。但同样是人类思维的  产物 ,   哲学的价值与算法价值有何区别?  至少就 目 前来说 ,   算法价值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  上面 ,   而哲学的价值则主要表现在批判性洞察与意义创造上面 ;  算法价值往往体现为效率、 规模 、 预测能力 、提供现成方案等方面 ,   而哲学的价值则体现为对问题背后的前提 、框架  的设定 、 基本概念的内涵及限度的反思 。如果说 目 前的算法价值在于最终有望替代人类的  " 劳作 " 的话 ,  哲学的价值则在于帮助人类在意识中把握自 身的 " 劳动 ",  或者说 " 类本质 "。 因此 ,   哲学价值无法被算法价值取代或者通约 。
  王田 :   当前 ,   算法价值与哲学价值之间的张力 ,   其理论本质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对劳动 价值论的再审视 。人工智能作为突破性技术确实替代了 一 部分活劳动 ,   产生了数字劳动新 形态 ,   改变了 劳动的时空条件 ,   并在这种显著的替代效应下进 一 步提高 了 资本有机构成 、 降低了单位商品价值量 ,   使价值实现方式发生 巨大转变 。 然而 ,   这些并没有否定马克思劳 动价值论中有关价值源泉唯一 性 、 劳动者主体地位和资本属性等重要判断 。 劳动价值论的 核心要义在于人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 一 源泉 ,   马克思并不是基于单个具体劳动而是基 于整体生产过程探寻价值的源泉 。 我们不能因无人化生产成为可能就忽略人工智能研发 、
  高二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分配 、 交换和消费各环节都需要劳动者参与的事实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劳动的产物 ,   劳动者 起到 了 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 面对人工智能非但无法消除资本的剥削性质 ,   反而将剥削行为 变得更加隐蔽的困境 ,   唯有立足劳动解放论与人的 自 由全面发展 ,   才能实现算法价值与哲学 价值的辩证统一 。
  (摘编 自  《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思考》  )
  材料二 :
  就知识形态/性质而论 ,  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可以帮助人类回答各种提问 ,   关键在于这些输出的  " 答案 "  是不是知识?   目 前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人类知识的宏大体系 中 ,  不存在人工智能的位置 ,   即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不是知识 。 那么 ,  人工智能给出的 " 答案 "  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 " 继专业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之后 ,  
  1 .   对材料一 画波浪线句子中  " 张力 "  的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  (3 分)
  A.   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要素 ,  " 算法 "  与  " 哲学 "  共生 ,   为社会创造价值 。
  B .   重新审视新时代劳动价值论 ,   哲学可以帮助人类把握自身的 " 劳动 "。
  C.   重新审视新时代劳动价值论 ,  人工智能作为突破性技术能替代部分劳动 。
  D .  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要素 ,  价值实现方式转变 ,   带来新的矛盾与冲突 。
  2 .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 一项是  (3 分)
  A.   目前的算法价值仍是人类思维劳动的产物 ,   就本质作用而言 ,   与哲学价值无异 。
  B .   无人化生产环节中没有劳动者参与 ,  但算法价值中起主体作用的仍是劳动者。
  C.  就知识形态而言 ,   目前人工智能生成  " 内容 "  并不专业 ,  代替不了创造性劳动 。
  D .  机器智能无法通过图灵测试 ,   因为它不具备专家创造的真理性认识及地方知识 。
  3 .   下列事例无法证明材料一划线句观点的 一项是  (3 分)
  A.   某国制造业引入  AI  机器人后 ,   资本方以   " 技术升级 "    为由削减一 线工人岗位 , 导致了大量底层的超龄员工失业。
  B .   某企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分析求职者数据  (如行为轨迹) ,  通过算法设定   " 个性化 薪资 " ,  对低学历者等弱势群体薪资歧视 。
  C.   某公司宣称 ,   基于算法自动化写作 ,   独立创造了文案内容 ,  " 无人劳动参与 " ,  据此 拒绝向提供训练数据的幕后部门付费 。
  D .  某外卖平台利用  AI  算法优化派单 、定价和考核系统 ,  通过数据 " 公平 "  分配订单 , 实则给外卖小哥设定了严苛时效标准。
  4 .   根据原文内容 ,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 ,  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 。(4 分)
  " 人工智能 " 介入生产劳动带来了新疑问 。 魏 群和王田均承认算法的工具性意义 和对活劳动的部分替代 ,  但强调哲学对技术异化的制衡 。在价值判断上他们认为 :  人工 智能热潮下 ,   ①      ▲       。材料二从知识形态 、知识主体 、知识特征这 3 个角度展开比 较 ,   强调人类知识是独特的  ②               ,   说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本质是工具性信息 整理加工 ,  无法替代人类创造性劳动 。 主张严格区分 " 知识生产 "  与  " 信息处理 "  的边 界 ,   明确人类知识主体的法律责任 ,   警惕技术对知识生产机制的冲击 。
  5 .   鲁迅先生主张实行  " 拿来主义 "  ,   这给我们当前如何对待 " 人工智能 "  的迅猛发展带来 启发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高二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0 页)
  (二)  阅读I  (本题共4 小题 ,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6 ~ 9 题。
  心里流淌一条大河  (节选)         秦湄
  七岁之前 ,   我的灵魂都在华北平原上晃荡 ,  年幼的蒙昧 自 由如 一 望无际的大平原 。世界 如水 ,   一 望无际也 一 览无余 ,   我是 一尾鱼 ,   一尾小野鱼 。
  我被爸爸带到煤矿小城读书 ,   住在他上班的小矿院里 。姥姥惦记我 ,   赶来看我 ,   问道 :   " 小脸咋就干巴巴的了 ?  "  姥姥不知道 ,   跟在乡村撒欢 自在抓蝴蝶捏蜻蜓比 ,   这里让我皱着 眉头也缩着手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