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核心素养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约23020字。 - 汽开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核心素养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装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 )( )( )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chéng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步骤( ) (2)chéng( )认
 2. 填入括号处的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辨别”“怀疑”“思索” B. “怀疑”“辨别”“思索”
 C. “怀疑”“思索”“辨别” D. “思索”“辨别”“怀疑”
 3. 文中画横线句的双引号作用是__________。
 4. 下列古代名句中,最贴近语段意思的一项是( )
 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B.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步骤(bù zhòu):指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
 承认(chéng rèn):对既成的事实表示认可、肯定。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文段开篇提到“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清晰呈现了逻辑顺序:首先是“怀疑
 5. 名篇名句默写。
 怀疑精神对做学问至关重要,这种积极探索的态度,与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诗文中展现的美好境界内核相通。离别送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认为临别时不必作小儿女态,吟唱出(1)“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乐观豁达;追求理想,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在《行路难》中以(2)“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雄心壮志;心系他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用(3)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天下寒士振臂高呼,表达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胸怀天下,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4)“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情怀。
 二、阅读(45分)
 (一)(15分)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