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66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士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学校开展“信仰如光??照亮青春”主题文化节活动,你作为活动策划组成员,需完成以下任务,确保各环节内容准确、流畅,传递信仰的力量。
1. 小信同学想用下面这段文字参加“信仰之光”主题征文活动,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信仰如炬,照亮无数先辈的征程,他们以殷红热血浸染理想之路。那些鲜为人知的身影鞠躬尽 ① (粹 瘁),让信仰在时代宏图中澎湃生长。如今我们接过火炬,以坚 ② (韧 轫)为舟,遨游知识海洋,不为桂冠闪耀,只为让信仰之光穿透平凡,在新时代的画布上,续写属于青年的炽热篇章。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殷红( ) 澎湃(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______ ②______
2. 活动主持词要求语言严谨,小组成员对部分句子的表达存在疑惑,请判断以下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B. 他那锐利的目光投向了人群中正在激烈争论的两个七年级学生。
C.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美键。
D.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3. 在“信仰与青春”主题演讲比赛中,选手引用了一段关于信仰传承的文字,文字顺序逻辑不清晰,请选择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青春因信仰而闪耀,传承赋予其永恒力量。回望历史长河,优秀文化传统与精神信仰始终是青年成长的基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倡导“仁”“礼”等思想,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
③此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④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使儒家学说更加丰富和完善
A. ①④③② B. ①③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④②
【答案】1. ①. yān ②. pài ③. 瘁 ④. 韧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
殷红:yān hóng,指鲜红色还带着黑。
澎湃:péng pài,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或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引申为冲击。
(2)本题考查字形。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坚韧:jiān rèn,指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C.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D.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不搭配,可删去“和规模”;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①句点明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是儒家思想的起点,应为首句;
④句承接①句,讲述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时间上紧随春秋之后;
③句以“此后”衔接,说明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并广泛传播,时间在战国之后;
②句总结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对青年学子的激励作用,是对前文内容的升华,放在最后;
故排序为:①④③②。
故选A。
4. 文化节展板需以诗文诠释信仰内涵,请你协助补充完善。
信仰立心魂,诗章证永恒。登顶泰山,云雾在脚下,体悟杜甫“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的凌云之志;途经清池,见莲“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身处污浊却尽显高洁自律之姿;晚春时节,观草木“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晚春》),惜时争发,感生命之蓬勃;这追寻信仰的征程,亦如“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的壮阔诗篇,纵关山险阻、长路迢迢,亦需勇毅前行,无惧无畏;驻足山径,见落花纷纷,方知信仰之归处当如龚自珍笔下“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般默默奉献,滋养新生。亘古星辰耀,星火照人间。
【答案】 ①. 会当凌绝顶 ②. 出淤泥而不染 ③. 濯清涟而不妖 ④.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⑤. 万里赴戎机 ⑥. 关山度若飞 ⑦.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