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780字。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个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切学术著作都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就是知识,包括材料、考据等:软件就是智慧,包括观念、看法等。一般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代著作的硬件往往会超越前代,如果要获取硬件的学问,当以后代著作为主。然而在软件方面,后代未必能超过前代,如果后代的学术智慧没有超过前代,那么前代的著作就能永葆生命的光辉。
本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居质量在改善,结构材料在更新,这是社会进步的潮流。在这个潮流中,建筑完全可以摒弃传统。然而,自20世纪以来,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建筑“复古”的潮流愈演愈烈。大学设置专门的必修课程,科研院所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都把古建筑的地位提到很高的程度。20世纪30年代,少数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便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而他所著的《中国建筑史》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本书约16万字,基本厘清了从上古直到近代中国建筑的脉络。从硬件上说,本书关于建筑史的知识容量巨大。但更有价值的是它的软件,主要体现在这本书阐述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很多学者提出“古为今用”这一观点,但真正的症结是用什么和怎样用。然而近几十年来,人们一提到这一内容,大抵言不及义,最终还不如上世纪的梁思成说得透彻。
首先,梁思成把“古建筑”表述成历史的界标,这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创造。他在书中写道:“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形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历史有阶段,时代有特征,能够形象地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特征的,在地面上只有建筑。这些建筑物既是工程技术,又是造型艺术,更是物化了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的体例是以王朝为经线,以类型、实物、细部
纬线,其用意就在于指明,何朝何代的建筑标志为何物,有何特征,显示出了何种技术和艺术以及具有何种社会意义,这就是“古为今用”。
其次,梁思成又把古建筑的价值归结为“地方色彩”。不同地域的古建筑因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因素而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形成了五彩斑期的“色彩”。对这些古建筑进行总结,就如梁思成所说,是为了“将来复兴建筑的创作”。他反复中明,“艺术创作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他认为,当代建筑在技术立面“需采用西洋方法”、但在处理的方法上必有“地方色彩”,两者结合.才能复兴中国建筑。于是,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对“中国建筑之特征”的精辟论述,对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品和各种式样、布局的详细分析,这又是“古为今用”。
本书的上述两个观点把“古为今用”的主要方面清晰地指了出来,近一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两个观点还没有被新的理论取代。(摘编自王世仁《历史界标和地方色彩-评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
材料二:
《中国建筑史》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先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并以简省的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代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第二章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建筑活动之大略、实物遗存和各代特征。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筑材料的更新和人们居住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梁里成等4亚雄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原因。
B.梁思成并不排斥向西方学习,他在当时就已经认识到了西方在建筑技术等方面具有可取之处。
C.中写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实物留存较少,因此对其演变轨迹的研究必须要重视对文献的利用。
D.与欧洲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更如亚视群体构图,北京的四合院和江南园林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让读者了解《中国建筑史》一书的大体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对本书中各个章节内容进行了介绍。
B.在设计建筑作品的时候,融入中国的地域特色,让建筑作品具有地方色彩,这将有利于中国建筑的复兴。
C.材料二将木结构建筑和砖石结构建筑进行比较,突出了木结构建筑虽不易保存,但更具研究价值的特点。
D.因资料不足,《中国建筑史》对江南私家园林介绍简略,这说明其在“软件’.层面存在理论不完善的问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研空、某一朝代建筑的特点时,并不是距离这一朝代对间越近的著作就越具有参考价传。
B.古代文献中对建筑的记载侧重于建筑的典章制度或技术做法等内容,很少总结建筑规律
C.在《中国建筑史》出版前,还没有其他专门对中国建筑史学进行系统而科学研究的著作。
D.如果想领会建筑中的“建筑意”,还需要了解诗歌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意境营造的方式。
4.车世仁为什么认为“把古建筑表述成历史的界标”充满智慧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4分)
5.材料二体现了材料→第一段的相关观点。请结合材料,补全下列表格的内容。(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个小题,16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6—9题。
次洛的可可西里(节选)龙仁背
太阳快要落山了。荒野上的风看巷太阳就要收工回家没人管它们了,慢慢变得张狂起来、次洛从车窗里看到大风在荒野上肆意地奔跑着一不断掀起一个个的旋风,原本就很布少的枯草被风卷起来,澄天飞舞着。偶尔也有一股荐撞的风,忽然刮向大货车,让行进中的大货车依依抖动一下。次洛心里想,外面一实匪冷咆,如果这会儿阿爸在路口等他。一定会被决坏了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