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情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330字。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5分,其中试题120分,卷面5分。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场白,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它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内,还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纵使时光瞬息流转,五千年岁月更迭,它始终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熠熠生辉、薪火相传。孝,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孝,是对长者先贤的敬重;孝,是对生命之根的叩谢。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里,我们常常被生活的琐事缠绕,内心充斥着烦zào ,渐渐把尽孝抛诸脑后,mò 然回首才惊觉,父母已在岁月中悄然老去,那些未及时表达的孝心,未用心陪伴的时光,都成了心头难以释怀的遗憾。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毅然行动,从现在做起,不让孝心迟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将孝亲敬老的美德传承下去!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烦zào( ) mò( )然回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浸染(jìn rǎn):逐渐沾染。
瞬息(shùn xī):指一眨眼,形容极短的时间。
【小问2详解】
2. 在探寻“孝”的渊源的过程中,小豫同学搜集了下面一段话,其中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
②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
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材,然而,做人必先学孝。
④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⑤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还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之志,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利。
A. ①②③⑤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②①④⑤
3. 小组成员搜集了一幅“孝亲敬老”的漫画,请你结合活动主题,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及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4. 小组成员代表同学们为“孝行倡议”版块拟写了一则倡议书,呼吁同学们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的理念,请你帮他完善。
孝亲敬老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自古以来,孝道就被视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在现代社会中,让我们不忘传统,用中华传统的孝文化来温暖我们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弘扬孝文化,倡导孝亲、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使命。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尊重包容,理解至上:体谅长辈的想法,用包容化解代际差异。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携手传承美德、弘扬孝道,共创和谐美好的明天。
班委会
2025年6月10日
5. 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仁”治国,以“孝”传承的古老民族。“仁”是《己亥杂诗(其五)》中①“_____,_____”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泊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