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评价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490字。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评价试题
语文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期末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一生的选择”主题演讲活动。(22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浩瀚太空,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隔着舷窗凝望那片蔚蓝星球时,他们与地球上的我们虽远隔天涯,却因心念所系而近在咫尺。正所谓,“(1)______,(2)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刻,他们灵巧的指尖划过精密仪器,在失重环境中翩翩起舞,恰似庄子笔下的“水击三千里,(3)______”(《北冥有鱼》)。他们是探索宇宙的先锋,更是对人生抉择的庄严回应——选择以(miǎo)①______小之躯挑战浩瀚苍穹,用一生追逐星辰大海。
回望中国航天奋斗路,宛如一幅(A.波澜壮阔 B.波涛汹涌)的历史画卷。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在戈壁滩上的简陋帐(péng)②______中诞生。为巩固国防,实现人民“黄发垂髫,(4)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愿景,科研人员在黄沙漫天的荒漠里,用算盘计算数据,用双手搭建试验台。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艰苦钻研,终于在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划破长空。那一刻,“(5)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豪情在天地间激荡,中国航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此后,从“神舟”系列飞船载人翱翔,到“嫦娥”揽月、“天问”探火,中国航天人跨越了无数个“不可能”,却始终保持着“清风徐来,(6)______”(魏学洢《核舟记》)的心境,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踏浪而行。
航天逐梦的动人故事绽放出繁星般璀璨。神舟二十号指令长陈冬,15年如一日,在无数个我们还在梦乡的凌晨,他已在模拟舱中重复着成千上万次的操作。每一次训练中的高过载,都如同几吨重的巨石压在身上,但他从未退缩,始终以“(7)______,(8)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的献身精神,坚守着自己的航天梦。而那些(mù)③______后的科研人员亦如“(9)______,(10)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孤鸿,隐姓埋名数十载,无怨无悔,只为攻克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
谢谢大家!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miǎo)______小 ②帐(peng)______ ③(mù)______后
2. 填入文中空缺处的成语,准确的一项是( )
A. 波澜壮阔 B. 波涛汹涌
3. 文中画线句是病句,请你帮忙修改,写出修改后的语句。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语境,将(1)~(10)处的古诗文名句填写完整。
5. 演讲的开头,有一个著名的“七秒法则”:演讲者需要在开场的七秒钟之内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建立起与听众的连接,为整个演讲的成功奠定基础。这篇演讲稿的开头能否体现这一法则?请简要分析。
6. 航天人“一生择一事”,以身许国。而“选择”恰恰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名著中人物做出的某次重要选择,说说这次选择对人物有哪些重要意义。
A.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C.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
二、“画文互鉴”教材插图探究活动。(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学习任务。
①教材插图作为第二语言符号系统,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具象化认知建构、审美经验生成与文化记忆塑形的重要功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插图通过三大特性构建起立体化学习支架,其教育价值在不同文体教学中呈现差异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