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25-2026学年2024级高二年级9月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9/30 11:06: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740字。

  2024级高二年级9月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25、9、28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孟子担当起的一个任务是在《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所说的“言距杨墨”。他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十分明显的一点是,主张仁义的都强调利人,而杨朱所讲的是利己,主张利己,就是反对仁义。问题是墨子讲兼爱,这也是利人,墨子在这方面甚至比孔子讲的更为明确,然则孟子为什么把墨子和杨朱归在一起加以反对呢?
  历来对这问题的回答是:按照墨子的学说,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而按照孔子之后儒家的学说,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墨子》已论说了两家的差异,书中有一位后学叫巫马子,对墨子说:“我无法实行兼爱。我爱邹(邻国)人胜于越(远邻国家)人,爱鲁(本国)人胜于邹人,爱我乡人胜于鲁人,爱我家人胜于乡人,爱我亲胜于家人,爱我身胜于爱我亲。”巫马子被说成儒家,《墨子》书中记他说,“吾爱吾身,胜于爱吾亲”,这说法有点蹊跷,不符合儒家主张的孝道,大概是墨家借以指斥儒家的夸张之词。除这一点之外,巫马子讲的爱有等级差别还是符合后儒主张的。
  孟子在《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五节谈到爱,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喜爱、仁爱、亲爱,这是说,孟子以为爱是有等级差别的。《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记载一位墨家人士夷之与孟子交往的故事。孟子问夷之是否真的相信,人爱邻居的孩子可以和爱自己弟兄的孩子一样,因为人爱自己弟兄的孩子总是自然要比爱邻居的孩子多些。在孟子看来,这是完全正常的。由此前进一步,人应当把这种爱推广到邻居和社会其它成员。《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记载孟子的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孟子在同一节里所说的“善推其所为”。这是在“爱有等差”的原则下发展出来的。
  从儒家爱家人推广到爱其他人,就是实践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也就是“仁”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因为人的本性就有恻隐之心,不忍看到别人受苦。由这一点善端推而广之,就使人自然地爱别人;而且也同样自然地爱父母先于爱众人。
  这是儒家的观点。墨子则坚持爱众人与爱父母应当没有差别。不管这在实际上意味着少爱一点父母,或多爱一点众人,总之,是要消弭儒家主张的有先后差别之爱。孟子正是有鉴于这一点而责难“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诚然,孟子和在他之后的其他许多思想家都曾清楚指出儒墨两家在爱的理论上的上述分歧。不仅如此,儒墨两家还有一个更根本性的分歧:儒家认为,人顺其本性,就自然发展出仁爱的德行;而墨家则认为,兼爱是要靠外力加之于人的。(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材料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孙中原教授说,《吕氏春秋•爱类》篇记载,墨子对楚王说:“臣北方之鄙人也。”鄙人,就是卑贱的人,与贵族、统治者分属不同的阶层。《荀子•王霸》篇说:“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说也……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役夫之道就是劳动者的道,而儒学则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确实有非人民性的一面。孔子是看不起劳动者的,《论语》中记载樊迟想学种庄稼,孔子就说“小人哉,樊迟也”。毛泽东就曾评论说:“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我认同“儒墨互补”,但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司马迁、班固、《吕氏春秋》《淮南子》都有这种观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儒墨互补”“诸子百家互补”“诸子百家与马克思主义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反对墨子的兼爱,是因为墨子的兼爱“无父无君”,堵塞仁义,同时利己不利人。
  B.巫马子是《墨子》中一个辩论对象,不理解墨子无等级差别的爱,并认为这爱难实行。
  C.夷之治墨学,孟子以“善推其所为”与他辨明仁爱的可推广,并没有否认推爱有等差。
  D.墨子坚持兼相爱,要求爱他人与爱父母并无差别,这就意味着现实中要少爱一点父母。
  2.下列对各家所持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冯友兰表明儒墨两家不仅在爱的理论上存在分歧,在是否施行爱上也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B.孙中原从人民性角度阐释儒墨代表不同的阶层,墨学当为役夫之道,儒学则守圣王之道。
  C.杨明指出“轴心时代”文化中,墨家反对儒家以身份等级为核心的宗法思想,具启示性。
  D.李贤中认为孔子关注个人修为,属道德层面问题;墨子关注百姓疾苦,属民生层面问题。
  3.下列各项中,不支持儒家“仁爱”或墨家“兼爱”思想的一项是(   )(3分)
  A.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B.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墨子•兼爱》)
  C.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4.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孟子是如何反对“墨氏兼爱”的?(4分)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新时代儒墨两家应该如何互补?(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孔子的自白
  顾随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
  ——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
  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了。倘使在他年轻的时节,他会当面给他一顿抢白吧,然而他现在确是老了,跟着先生周游了几年,软钉子、硬钉子——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诸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