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7 10:46: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270字。

  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2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克劳瑟以及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以表彰他们“使用纠缠光子进行实验,建立了验证贝尔不等式不成立的基础以及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爱因斯坦除建立相对论外,还因对现代物理学的另一个支柱即量子力学的质疑和反对而闻名。1935年,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质疑了量子力学的完备性,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如果有两个粒子在相互作用后分开,那么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这样一来,两个粒子的相互感知似乎是超距瞬时的。这种超光速的作用违反了当时公认的狭义相对论中光速最快的结论,因此爱因斯坦将其称作“幽灵般的超距作用”。1964年,物理学家约翰•贝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贝尔不等式这一试验检验方法。如果贝尔不等式成立,则爱因斯坦的理论正确;反之,则爱因斯坦是错的。因此,贝尔不等式的意义在于,把涉及量子力学的争论从有关因果性的哲学问题转化为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检验的科学问题。
  从1972年到1998年,克劳瑟、阿斯佩、塞林格等科学家接续对贝尔不等式进行了测试,证明其不成立,但直到塞林格才给出了决定性的证明。三人的工作展示了研究和控制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的潜力,为量子技术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目前,量子信息、量子计算已经成为备受各个主要科技大国瞩目的重点科研领域。可以预见,人类未来的生产和生活,将会因此深刻地发生改变。
  (摘编自《从否定爱因斯坦到发展量子信息: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析》,《南方周末》)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末,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纠缠的量子态具有储存、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量子纠缠从理论推向了应用,其中塞林格的博士生、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当时的研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潘建伟回国工作后,继续进行量子信息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领衔的团队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22年5月创造了1200千米地表量子态传输新纪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验证了两个粒子超距瞬时的相互感知超越了光速,以此来质疑量子力学。
  B. 20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都通过实验给出了贝尔不等式不成立的决定性证明。
  C. 潘建伟团队利用“墨子号”卫星实现地表量子态传输,创造了1200千米地表量子态传输 新纪录。
  D. 《三体》中两个智子在地球上监察人类活动,与人类沟通,还能通过量子纠缠完成瞬时量子通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贝尔不等式被三位科学家证明不成立,由此证明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不完备性的论断是正确的。
  B. 此前国防、金融、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量子通信出现以后,将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C. 由于量子通信信号的特殊性,加之传统传输方式和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量子通信发展曾受制约。
  D. 量子技术研究不断出现新进展、新成果,掀起了各主要科技大国的研究热潮,或将改变人类未来。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了科学研究过程,介绍科学知识,但又未过多引用专业术语,符合通俗报刊的语言要求。
  B. 材料二打破时间顺序,先介绍2022年5月我国“墨子号”卫星实验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
  C. 材料三虽没有介绍《三体》的完整情节,但对小说中幻想的内容作了科学阐释,能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理解。
  D. 前两则材料介绍科研现状,并展望未来,材料三提及科幻小说的内容,又落脚现实,可见科学与幻想相辅相成。
  4. 《〈三体〉中的物理学》是一部对科幻小说《三体》中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行阐述的科普类作品。请根据材料三的相关内容,简要概述科幻小说与科普文的不同。
  5. 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一般包含哪些环节?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分析。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间谍
  都德
  他叫斯苔纳,小斯苔纳,是巴黎人。
  这孩子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原先是海军士兵,现在在一个小花园里做看门人。巴黎所有行色匆匆地来这些花园里躲避车马喧嚣的人们都认识斯苔纳老爹,而且都很喜欢他。
  斯苔纳老爹非常爱他的儿子!傍晚放学后,小男孩总要到花园里来找父亲,两人就在花园的小径上散步,每经过一条长凳,他们都会停下来向熟客们问好、回礼。每当这时,老人总是无比幸福。
  不幸的是,自从普鲁士人围城以后,一切都变了。斯苔纳老爹看守的花园被关闭了,成了存放汽油的地方。可怜的老人不得不时时照看着,独自一人在这空荡杂乱的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