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7 10:47: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230字。

  安徽省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景观指经过文人书写的景观,包括山水名胜等自然景观和楼台寺观等人造景观。文学景观研究有多个层面,历史层面主要考察文学景观的形成与变迁过程,文学层面着重揭示文学对形塑景观和传播景观的意义,文化层面侧重研究影响文学景观变迁的文化因素。而历史研究是基础,探讨景观的历史变迁离不开具体时空,历史时空除了流动的时间外,还包括文学景观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形貌两个空间要素。
  文学景观的地理位置可从点、线、面、群四个层面来考察。点指景观所在具体地点。如古黄鹤楼一直位于蛇山之西黄鹄矶头,上世纪80年代重建时后移至蛇山中腰。地点信息越详细,空间定位越准确。线指景观所处交通路线,景观处在僻陋之地还是交通要道,既关系着景观与文人相遇的频率,也影响着作家书写的内容甚至主题风格。例如鹳雀楼属于黄河景观,瓜洲古渡既属于长江景观也属于运河景观,玉门关和阳关属于丝路景观,剑门关属于蜀道景观。关注景观的交通信息,便于针对某些特殊路线开展文学景观的书写研究。面指景观所属古今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历时而变,记录景观所属的古今区划,便于共时性分析景观的地域分布、历时性考察景观的时代变迁。群指景观所处的景观群落,文学景观常与周边景观形成关系复杂的景群,例如岳阳楼、洞庭湖和君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黄鹤楼与蛇山景观,与鹦鹉洲、晴川阁等形成景观群落等。标记景观所属景群和景观之间的层级关系,便于分析景观群落中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学景观的空间形貌,既包含景观的自身形象,又涉及景观的周边环境。自然景观的地形地貌、形状姿态,人造景观的选址造型、规模结构,都属于景观的自身形象。如安徽天门山的山形水势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洞庭湖中的君山形象是“白银盘里一青螺”,宋代黄鹤楼的造型是高两层、十字脊歇山顶的群体建筑,清末黄鹤楼变为高三层、攒尖顶的单体直楼。景观并非孤立的观赏对象,而是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所以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景观形貌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金陵凤凰台所见之景,“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是宣城北楼所观之容,独特的周边环境也是文学景观的鲜明标志。
  时间是历史考察的基本线索,按照时间脉络梳理文学景观的形成、演变历程,方能清晰呈现景观变迁过程中的各类文化信息。文学景观的形成,须关注景观本身存在之始和景观文名形成之时这两个时间点。自然景观,形之天然,主要考察文人最早对景观的发现和书写,以及命名或改名,比如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景”,李白笔下的九华山、郎官湖。人文景观的始建与出名,有时相隔甚久,有时同步形成,前者如岳阳楼、黄鹤楼,后者如沧浪亭、醉翁亭。文学景观的演变,需要梳理两条线索,一是景观的历代沿革,侧重景观的物象延续,自然景观主要考察景观地理位置或空间形貌的变化,如黄州赤壁的远离江岸,长江三峡的猿啼不再;人造景观主要按时序考察建筑的兴废、移址和环境变化等。二是景观的历代书写,侧重景观的文脉传承,主要按时序梳理景观的书写史,以及文人书写景观的地点、年龄、身份、经历和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信息。文学景观的书写活动,并非都发生在景观现场,有的甚至是在景观毁圮之后。考察文学景观的演变,须综合考察景观的兴废沿革与书写历史,了解景观书写的背景,考量其沿革变化的频与偶、书写活动的密与疏,揭示景观变化的规律。
  (节选自邵大为《文学景观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
  材料二:
  以诗词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价值,以旅游弘扬诗词文化、推动诗词传播。今天的诗词旅游既是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有着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唐诗宋词里的江山胜迹,至今依然是中国人寄托情感、凝聚认同的精神依凭。近年来,与诗词相关的文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跟着诗词游历山水,寻访诗人足迹,体味诗心诗情,正日益受到人们欢迎。诗旅融合成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亮点,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实践。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景观的地理位置可从“点”“线”“面”“群”四个层面来考察,其中“点”是景观所在地点,是其他三个层面研究的基础。
  B. 景观并非孤立的观赏对象,其自身形象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一起构成了文学景观的完整空间形貌,是文学景观历史研究的重要要素。
  C. 黄鹤楼自晚清火毁之后百年未能重建,但关于黄鹤楼的诗词文赋、楹联书画仍源源不断,它们也可以进入关于文学景观的历代书写的研究之列。
  D. 诗旅融合以优秀的中华诗词文化为灵魂内核,以诗词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价值,也有助于推动传统诗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以历史研究的时空要素为核心,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展开分层论述。
  B. 材料一在对时空两维度的具体解说过程中,各段都将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进行对举,更有学术严谨性。
  C. 材料二列举多个现实案例,通过“诗词活化景区”的实证,论证了诗旅融合的现实可行性。
  D. 材料二以辩证性思维审视“诗旅融合”的价值,突出诗词赋能旅游、旅游反哺诗词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
  3. 下列选项中的古诗词句,不能体现括号内文学景观“自身形象”的一项是(   )
  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
  C.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洞庭湖)
  D.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快阁)
  4. 材料一主要从“历史时空”的角度论述文学景观,请简要说明其中“时”“空”的关系。
  5.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掀起“哪吒”热潮,天津陈塘庄的地名演变历史与哪吒出生地陈塘关的记载相吻合,且当地有许多与哪吒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加上有“天弧射海海生烟,海光天色上下连”、被老天津卫们称为哪吒“闹海潮”的美丽景色,陈塘庄迎来一波旅游热潮。当地中学生计划开展以“陈塘庄文旅资源梳理与利用”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从文学景观的形成与演变角度对调查的主要内容给出建议。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铁木前传①(节选)
  孙犁
  铁匠炉在新的场所生起来。
  “这回,我要当掌作的。”九儿对青年们说,“我们是青年钻井队么!”
  “拥护你。”青年们说,“我们轮流抡大锤、拉风箱,叫大伯站在一边指点着就行。”
  青年们捐献来的钢铁是零碎的、破旧的,它们曾经多年埋没在角落里、泥土里,现在要经过锻炼,铸接在一起,形成一杆尖利的,能钻探地下,引出泉水来的铁钻钢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