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530字。
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在生态保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在环境质量底线方面,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对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必须严肃问责。在资源利用上限方面,不仅要考虑人类和当代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
(节选自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高质量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从资源环境的角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B. 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粗放增长模式,是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必须坚决制止。
C.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需要我们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推动。
D. 今后我们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向降碳、减污、扩绿转变,而不能去追求经济增长目标。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材料二主张高质量发展理念是对材料一的响应。
B. 材料一“必须”“绝对”“严守”等用词,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于环保的坚定决心。
C. 两则材料都主张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关系,不能为了经济而牺牲环境。
D. 材料二认为要约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始终把自然的承载能力放在首位。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举措的一项是( )
A. 对“煤改气”提供补贴政策和价格支持,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暂停部分污染重的煤电机组。
B. 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C.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广垃圾分类,坚决遏制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和处理处置。
D. 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
4. 结合材料来看,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5.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而不能去追求经济增长目标”错误。由原文“高质量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看,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好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由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单目标,向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转变”可知,应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目标。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肩膀
王愿坚
西天,一抹晚霞正在消退;远处丘陵的后面,淡淡的雾气慢慢地升腾起来。通讯员小秦望着前面茫茫的草地,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现在,整个草地空荡荡的,看不见火光,听不见人声。他摸着肩上的扁担,愁烦地想:“要不是它,也许早就赶上队伍了。”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扁担换了个肩,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这副担子,是两个钟头前落到他的肩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