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52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一阶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1—2题14分)
中秋,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班级计划开展“月满中秋,诗润少年”主题学习活动。
1. 下面文字材料是主持人拟写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任务。
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当广袤夜空升起皎洁明月,月光如(piāo yì)的绸缎倾泻大地,为苍茫夜色镀上温柔的光晕。中秋①是赏月品饼的团圆时刻;②是文人墨客寄情抒怀的诗意载体。古往今来,多少诗词(zàn yù)中秋月色。今天,我们以语文为桥,在诗词歌赋中去感受中秋的文化脉搏□听“__________”的深情叩问,品“天涯共此时”的悠远情思。此刻,就让我们开启这场浸润墨香与月色的语文之旅,在文字中遇见有温度的中秋。
结束词:同学们,方才我们在诗词中赏薄月华,在文字里寻中秋文脉。那些明月的浪漫、乡愁的苍茫,乃至文字间淡淡的忧戚,都随语文学习融入节日认知。我们不是______(附庸风雅/矫揉造作),而是在品读创作中,真切感受传统节日与语文学习______(断章取义/相得益彰)的魅力。愿今日这份浸润着诗意的中秋记忆,能化作日后语文学习的养分,让我们永葆对文字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本次活动到此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1)根据“开场白”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piāo yì)__________②(zàn yù)__________
(2)“结束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喷薄(pēn bù)忧戚(yōu qì)
B. 喷薄(pēn bù)忧戚(yōu qī)
C 喷薄(pēn bó)忧戚(yōu qì)
D. 喷薄(pēn bó)忧戚(yōu qī)
(3)在“开场白”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诗词,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乡书何处达 B. 明月几时有 C. 高处不胜寒 D. 千里共婵娟
(4)从“结束语”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乙______
(5)在“开场白”中□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6)“开场白”中①②两处应填入 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更 B. 虽然……但 C. 无论……都 D. 只有……才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飘逸(piāo yì):形容神态、举止、文笔等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2)赞誉(zàn yù):称赞,赞美。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喷薄(pēn bó):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气势
2. “月满中秋,诗润少年”主题学习活动中,小冀制作了一个以“月”为偏旁的汉字卡。请帮他补全内容。
第二部分(3—19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文化中国,情怀千古。范仲淹登临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涵养家国情怀;欧阳修醉情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彰显为政智慧;刘禹锡喜逢好友,“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尽显豁达襟怀;苏轼望月怀人,“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传承千古相思;李商隐巧用双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坚贞爱情。让我们从古诗文中汲取力量,做一个有情怀、有格局的中国人。
(二)阅读(共19分)
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览名胜,寄情怀”的诗文之后,班级开展了同主题诗文阅读辑录活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活动一】赏诗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①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②川迥:渺远的川流。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
4.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