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410字。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语文限时作业
(本试卷共22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yè) 旁骛(wù) 瞥见(piē) 李代桃僵(jiāng)
B. 箴言(zhēn) 防碍(fáng) 劫掠(lüè) 自惭形秽(huì)
C. 忧戚(qī) 宽宥(yòu) 冠冕(guàn) 强聒不舍(qiǎng)
D. 恪守(kè) 矗立(zhù) 豢养(huàn) 红妆素裹(zhuāng)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防碍(fáng)——妨碍;
C.冠冕(guàn)——冠冕(guān);
D.矗立(zhù)——矗立(chù),红妆素裹(zhuāng)——红装素裹;
故选A。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______扩大生产规模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______掌握电池、芯片等核心技术,才是避免“卡脖子”、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科研团队,在技术攻坚中反复试验______,终于突破多项难题,让国产新能源车不仅销量领先,更在技术领域______,彻底打破了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
A. 虽然 但 锲而不舍 后来居上
B. 因为 所 以 锲而不舍 独占鳌头
C. 虽然 但 持之以恒 独占鳌头
D. 因为 所以 持之以恒 后来居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二空:分析关联词。前两句存在转折关系,即“扩大生产规模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表面优势)和“掌握核心技术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实际关键)形成对比,并非因果关系。所以应选表示转折的“虽然……但……”。
第三空:“锲而不舍”强调有恒心、有毅力,一直坚持;“持之以恒”也指长久坚持下去。二者都有坚持之意,但结合“反复试验”,“锲而不舍”更能体现科研团队在试验过程中不放弃的精神,与“反复”的语境契合度更高。所以第三空选“锲而不舍”。
3.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短剧成长于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的裂变期,一经起步,就呈现一骑绝尘的发展态势。②微短剧的勃兴不仅是艺术形态的革新,更是信息接收与审美范式转型的缩影。③从影院到电视再到移动终端,叙事单元持续压缩的趋势,本质上是适应数字移动端载体变化和碎片化传播生态的必然选择。④如今,微短剧已突破网络平台界限进入电视端,未来或许可能将进入电影院。⑤这种媒介壁垒的冲破,既源于技术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受市场选择的强力驱动。
A. 句④画线部分是个病句,应删除“或许”或“可能”。
B. “艺术形态”“叙事单元”“必然选择”三个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 句①画线部分中“于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的裂变期”作状语。
D.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②和⑤都是递进关系复句。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元末明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我们学过的《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B.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束发、弱冠、而立、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
C. 艾青,原名蒋正涵,诗人。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北方》《黎明的通知》《光的赞歌》等。
D. 武松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绰号“行者”,崇尚忠义,有仇必复,他曾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棒打洪教头……
名著阅读(3分)
5. 《水浒传》中许多人物的人生轨迹,都因“被逼无奈”而发生重大转折,最终走向梁山。请从林冲、宋江、杨志三人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