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23 7:19: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80字。
感同身受 破解“ 孤独”密码
--《孤独之旅》说课创意
大垸镇中学 张群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辍学后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开始的恐惧、孤独到暴风雨之夜找鸭子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故事。学习这篇小说,重点是使学生从陌生空旷的自然环境和恐惧孤独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中理解“孤独”的涵义,教给学生一种勇敢,豁达的人生态度。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强调对课文的自主探究,学生就不能只是被动的倾听教师的讲解,被动的回答教师的提问。所以我想通过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有兴趣去自主探究,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的涵义。
    设计两个感同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1、以杜小康的口吻写信,讲述自己孤独的处境。通过书信交流,理解了杜小康“孤独”的几层涵义。
    2、模拟采访现场,以主持人和嘉宾的身份,吸引学生仔细阅读杜小康经受暴风雨的考验变得坚强起来的过程。
    设计两个拓展延伸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
    1、由课内向课外,引导学生去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成功之路上也都经历了孤独之旅,从而理解“孤独”的深层涵义。
    2、由文本到现实,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对孤独的感悟。
    于是就形成了四大板块的教学思路:1、书信交流,写孤独之境。
                    2、实话实说,道孤独之情。
                    3、联想讨论,找孤独之人。
                    4、反思感悟,品孤独之味。
一、书信交流,写孤独之境
    我这样设计这个环节的活动:
    1、学生快速阅读从杜小康离开村庄到后来开始适应孤独的语段,边读边用笔标出表现杜小康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句,划出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
    2、设置情境:假设你是文中的杜小康,想给老师、同学、妈妈、爸爸写信倾诉你孤独的处境。哪怕不能寄出去,你会怎么写?
    
    3、学生仔细阅读描写自然环境和心理活动的关键语段,教师用课件展示几副表现芦苇荡空旷、荒无人烟、令人恐惧、害怕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
    4、学生写一封50-100字的短信全班读信交流,师生共同小结杜小康的“孤独处境”。
    预计为了真实感人的写出杜小康的心声,学生一定会认真的画出关键词句,仔细的阅读并理解杜小康的孤独处境,而且读信的时候也一定会声情并茂,这样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学生可能会这样写:
小刚、小虎:
    我好想你们,好羡慕你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