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23 11:11: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李凭箜篌引》教案
“诗鬼”李贺宋代以来,不少学者、诗人常用“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来形容唐朝两位著名诗人。长吉是李贺的字,“鬼才”,并非只说他喜欢写神仙鬼魅的题材,而主要是指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新颖诡异,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可见,李贺诗歌在唐朝诗坛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李贺(790-816)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作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前四字平平而起,“吴丝蜀桐”,是老生常谈之语,所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欲言音乐之美,先说乐器之精,并不出人意料。但是,“张高秋”三字就不平凡了。张,扩张、流散、扩散的意思;高秋,秋高气爽,天空明亮透澈,自然看起来格外高远。“张高秋”三字把音乐起于弦上一点然后发散到长空去的过程一下子写出来了,让人仿佛看到音乐像礼花一样,刚刚从弦上生发,就倏地飞上高空,在高空流散成一个硕大的五彩缤纷……
然后音乐又陡然舒缓下来,变得艰涩凝重,仿佛空净的山中,一朵自在的流云也被这凝滞的音乐粘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当音乐由艰涩凝重变得愁苦郁闷时,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娥皇和女英在湘江边为舜痛哭不己,泪尽,继之以血,将湘江之竹尽染绯红……又仿佛在重温素女弹奏起五十弦瑟,令人悲不自禁……
面对这样出神入化的音乐,人们不仅要问,这是谁呀?能够弹奏也这么感人的音乐?有人告诉我们,这原来是李凭在国都之中弹奏箜篌——“李凭中国弹箜篌”,这一句应该是全诗中非常平直的了,看似大白话似的,直接回答谁在什么地方弹奏什么乐器,但是,李贺还是在平平无奇之隐伏一神来之笔,当我们的眼睛掠过“中国”二字时,脑海里是会掠过一种景象的:从高远的长天遥望长安,李凭的箜篌声正在从长安城中的某一个点向城外、向四周像水波或者叫电波一样发散,“中国”二字虽然是中央、国都的意思,但是给读者对音乐的想象提供了极其广大的背景空间,而改用“国中”——国都之中,则不能产生这个影响。
前四句应该算是一个小节,诗人主要从听后感觉所产生的想象中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感染力。但是,为了避免平平地无奇,诗人恰当用典,精确选词,巧妙地把读者引入到诗人预设的想象中去,即使在句子位置的安排上,诗人也表现了非常高超的悟性,如“李凭中国弹箜篌”一句放在最后和放在最前就大大不同。放在前边,平平而起,使人生厌;放在后边,就变成了读者的一种渴求,以及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