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查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4820字。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自查试题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铅笔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试室号、座位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
临近期中,小语同学对七上古诗文进行整理,请你帮他完成摘抄本。
策略 诗句 收获
◎看标题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雁”和“夕阳”来表达思友思乡情感。
◎明手法 (6)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7)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8)________,________。”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答案】 ①.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②.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③.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④. 乡书何处达 ⑤. 归雁洛阳边 ⑥. 断肠人在天涯 ⑦. 枯藤老树昏鸦 ⑧. 小桥流水人家 ⑨. 日月之行 ⑩. 星汉灿烂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羌、郎、雁、洛、肠、涯、藤、昏、鸦、灿、烂、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某校七年级学生展开了“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仔细观察生活,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美丽的四季是我们的素材:春天 ,鸟儿在繁花嫩叶间卖弄清脆的hóu long;夏天热烈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秋天稻香芬芳,背篓里满是肥硕的瓜果;冬天清冷又宁静,轻软的雪覆盖着 的荒原。生活的点滴是我们的素材: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 bié,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孝顺的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fēn qí,选择了“走大路”, 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hóu long ( ) (2)jué bié ( ) (3)fēn qí( )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A 花团锦簇 一望无际 凸显 B. 花枝招展 人迹罕至 彰显
C. 花团锦簇 人迹罕至 彰显 D. 花枝招展 一望无际 凸显
4. 下列是本次实践活动的写作素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烟波无际,水天相接,这景象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 能不能重视积累,会不会用心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C. 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我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D. 由于井房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答案】2. ①. 喉咙 ②. 诀别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