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2026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16 10:27: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7 总计: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530字。

  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2026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三大题, 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演讲者
  言语沟通是从讲话人开始的。作为讲话人,你的演讲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你作为演讲者的可信度、你的专业知识、你所作的准备、你的演讲方式,以及你对于听众和场合的敏感度。但成功的演讲还需要热情。若想听众对你的讲话感兴趣,你自己首先要对话题十分感兴趣。
  你可以学习有效演讲的所有技巧,但在技巧真正发挥作用前,你必须做到最重要的一点——言之有物,即拥有那些能够点燃你内心热情的核心思想。
  听众
  听众指的是接收演讲信息的人。演讲者所说的话会经过听众的思维过滤网,即听众参照系——人的知识、经验、目标、价值观以及态度的总和。由于听众和演讲者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参照系必定有所不同。参照系的不同,同样的信息对于演讲者和听众来说也就很难完全一致。
  要成为优秀的演讲者,就必须考虑到听众的参照系。也就是说,你必须“以听众为中心”。你的讲话内容太基础或太高深都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你的讲话内容如果无法与听众的体验、兴趣和价值观相关联,听众同样也会对你的演讲失去兴趣。
  反馈
  反馈指的是听众传达给演讲者的信息,通常是非言语信息。听众是否上身前倾,显得聚精会神?听众是否满怀赞同地鼓掌?你讲了一个笑话,听众有没有哄堂大笑?听众有没有露出满脸疑惑的表情,甚至坐立不安,不断地看时间呢?作为演讲者,你必须留心这些反应并及时作出调整。
  (摘编自卢卡斯《演讲的艺术》)
  材料二:
  文学演讲的内容更像是文学作品某个方面的“延伸”,通过即时的有声延伸,对作品进行某些补充与完善。因此,文学演讲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文学周边”。一般而言,文学演讲涉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文学与文本的理念,文学创作的背景和创作过程的分享,文学经典的内在魅力,文学与现实、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话题看似“周边”,其实分别指向“什么是文学”“文学从何而来”与“文学何为”等文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文学演讲常见的内容,就是演讲者从各个角度表达自己对“文学”概念本质与具体作品意义的看法。通过聆听各种关于文学理念的演讲,人们也会逐渐形成自己对文学的认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演讲者的可信度、演讲方式等影响演讲成败,若言之无物,再多技巧也难发挥作用。
  B.演讲者与听众的参照系并不相同,演讲者需要考虑听众的参照系及时调整演讲内容。
  C.反馈通常是听众的非言语信息,听众通过坐姿、表情等传达他们对演讲的不同反应。
  D.文学演讲作为一种“文学周边”,其实指向“文学是什么”等文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2.关于“文学演讲”,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演讲的核心内容是解读具体文学作品情节,对“文学”概念本质的探讨仅为次要补充,帮助听众理解作品是其主要目的。
  B.新媒体时代,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文学演讲往往能比纸本文学作品更快速地与受众互动,让文学思考与表达得到更广泛传播。
  C.在文学演讲中,相比于演讲者的“谈吐自如”,听讲者的“莫逆于心”更重要,因为通过听众的反馈,演讲者才得以完善自我。
  D.文学评论家主要是对文学的各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与研究,形成了一套自洽的评价体系,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常高于作家本人。
  3.下列演讲中,最能体现“以听众为中心”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从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形象出发,探讨妇女解放这一时代议题,批判旧社会,呼唤新思想。
  B.1934年10月,老舍在青岛市立中学做了《我的创作经验》的演讲,他详细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讲完离场时,该校同学均起立致敬。
  C.曹文轩在《四个成语————我理解的“真文学”》的演讲中,通过“无中生有”“故弄玄虚”等四个成语,讲述自己对“文学”的看法。
  D.莫砺锋在演讲中谈到《唐诗三百首》未收录李贺之诗时,一位学生当场质疑,莫先生以此为引,讲解了文献选本的客观性、严谨性。
  4.如何理解材料二划线句的意思。(4分)
  5.在学生学过《老人与海》(节选)后,学校拟邀请知名校友、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教授来校给学生做演讲。结合材料,谈谈王教授在准备这篇演讲稿时应注意哪些方面。(6分)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围绕演讲艺术与文学演讲展开,材料一从演讲者、听众、反馈三个维度阐述成功演
  讲的要素,强调“以听众为中心”和“言之有物”的核心原则;材料二则聚焦文学演讲的特殊性,指出其
  作为“文学周边”的延伸价值,既补充文本内涵,又通过即时互动重塑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D.“文学演讲作为一种‘文学周边’”过于绝对,原文是“文学演讲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文学周边’”,
  此处既删掉了“常常被认为”这一限定。另外,“文学演讲……指向‘文学是什么’等文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张冠李戴,由原文“文学演讲涉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文学与文本的理念……这些话题……其实分别指
  向‘什么是文学’……”可知,“指向‘文学是什么’等文学领域的基本问题”的不是“文学演讲”,而是
  “关于文学与文本的理念”等话题。
  故选 D。
  【2 题详解】
  (二)阅读 II (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作为写作者,故乡在情感的记忆里被酿造和孵化,最终在文字中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写作者的还乡。还乡,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之一。雨果的巴黎,乔伊斯的都柏林,德莱塞和索尔贝娄的芝加哥,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还有我国老舍的北京……那里都是他们的故乡。没有他们的故乡,就没有他们的文学作品。
  ②但是,对于写作者,故乡不必也不能如水漫延,过于庞大。我更注重的故乡应该是福克纳说的那样一枚邮票大小的地方。如奥兹的特里宜兰,陈忠实的白鹿原,师陀《果园城记》里的小城,甚至更小如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斯坦贝克的罐头厂街,只是一条小街巷。
  ③这样的想法,是22年前的冬天,我重返老街之后逐步形成的。这条老街叫西打磨厂,位于北京前门楼子东侧,紧靠着以前的护城河和明长城。这是一条明朝就有的老街,明朝建都北京修皇城而聚集来自房山打制石磨石器的石匠而得名。我从小在那里长大,一直到 21岁半去北大荒。从北大荒返城,又在那里住了两年多,一共住了24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