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21 15:33: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21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阅读(71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阳明心学视域下的《论语》问答
  张实龙
  【语录1】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翻译】子路问如何服务人君。孔子说:“不要欺骗他,却可以冒犯他。”
  问一:为什么对国君不能欺骗,但可以冒犯?
  答:在孔子看来,君臣本为一体。一个国家之所以要有国君,是因为他可以将大家有效地组织起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力量。国君是引领方向之人,对国君当然不能欺骗。但是,发现国君有问题,要勇敢提出来,这是为国君好,也是为群体的利益。这种对国君权力的冒犯,是出自公心,而不是由于私利,贤明的国君都会理解,并从善如流。
  【语录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翻译】孔子说:“天下太平,创礼作乐以及出兵都决定于天子;天下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便决定于诸侯。决定于诸侯,大概传到十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决定于大夫,传到五代,很少还能继续的;若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传到三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天下太平,国家的最高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谤议政治。”
  问二:为什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有道,自诸侯出就是无道?
  答:所谓有道与无道,就是看是否符合天地之道。天地间事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看起来是杂乱无章,其实自有其秩序。也可以说,天地间一切变化,都是在追求这种终极秩序。人类社会的管理也应该符合这个终极秩序,或者说也应该是这个终极秩序的一部分。人必须结成群体,然后才能在天地间生存。人类开始的时候,有成千上万的原始部落,相互隔阂、提防、攻杀,损耗了大量的资源,于是部落联合成国家。国家之间也是利益纷争,相互算计、威慑、战争,还是损耗了大量的资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相互融合、文化的相互交流,国家迟早会灭亡,现在的一些联合组织即是明证。到那一天,地球成为一个村,人类实现命运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只有合作共赢、没有欺诈威胁,天下只有一个秩序。礼乐征伐由天子出,代表的正是这种秩序,这当然是有道。如果由诸侯出,天下就会政出多门,就会陷入无序状态,自然是一种无道。
  问三:为什么自诸侯到大夫到陪臣,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在春秋时期,天下的事,先是周天子无权管理,是诸侯说了算;后来诸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此题涂在答题卡第1题)
  A.孔子认为君臣本为一体、国君是国家引领者,臣子出于公心冒犯国君是为维护群体利益,故会得到国君的理解。
  B.因为诸侯掌权时间久、根基牢固,陪臣属“暴发户”式掌权,没有根基,所以权力延续时间随层级下移而缩短。
  C.当社会一切事务处于合理范围,百姓各得其所,无朝政可批评时,就不会产生谤议,这属于“有道”社会的理想状态。
  D.只有人的生命之“本”挺立,为人处世的“道”才会自然生发,这突出了“修身”对“立本生道”的关键性作用。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此题涂在答题卡第2题)
  A.问答二围绕“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为有道,自诸侯出为无道”进行阐释,指出礼乐征伐自谁出的意义,颇具深度与逻辑性。
  B.问答五言陆象山对有子观点有抵触、熊十力批评其为“小人之儒”,并对比孔子“可犯”的思想,说明二者差异。
  C.问答六以“生命”为核心解读了“本”与“道”的内涵,并指出人的生命具有按适合自身方式绽放的特性。
  D.问答七采用“现象溯源、经典印证、社会延伸”的递进式论证,阐释了有子“孝悌是为人之本”的哲学思想。
  3.请根据原文内容,将下列思维导图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8个字。(3分)
  4.问三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试着提出问题并说明理由。(4分)
  5.《〈论语〉十二章》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请结合材料阐释“君子之道”的内涵。(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当那个消息传到上林署时,李善德还在外头看房。
  看着这座雅致小院,李善德的嘴角不期然地翘起来。他已能想象到了八月休沐之日,在院子里铺开一张茵毯,毯角用新丰酒的坛子压住。夫人和女儿端出刚蒸的重阳米锦糕,浇上一勺浓浓的蔗浆,一家人且吃且赏桂,何等惬意!
  “就定下这一座好了。”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对牙人说。
  一桩买卖落定,牙人喜孜孜地出去。过不多时,一个灰袍和尚进了院子,笑嘻嘻地先合掌诵声佛号,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两份香积钱契,口称功德。
  (a)李善德伸手接过,只觉得两张麻纸重逾千斤,两撇斑白胡须抖了一抖。
  他只是一个从九品下的小官,想要拿下这座宅子,除了罄尽自家多年积蓄之外,说不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