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11月联合测评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25 21:55: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9 总计: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2400字。

  河南省新未来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11月联合测评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江西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69岁的失能老人刘光书长年卧病在床,老伴每天除了照顾好他,根本无力顾及其他事情;在鹰潭市余江区马荃镇霞山村,村民李冬勤和弟弟不敢出远门,不敢去打工,他们的母亲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常因喘不上气危及生命安全……在农村地区,类似被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困扰的家庭并非特例。记者近日调研发现,近年来,农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问题已成为养老服务中的“难中之难”,甚至造成“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家庭困境。
  (一)
  我国失能失智老人超3000万人,最亲的人成为最重的负担,是许多失能老人家庭的真实写照。业内人士表示,通常老人完全失能的平均年龄在79岁,其从完全失能到身故的平均时间是44个月,而在完全失能期之前,还会经历平均44个月的生活不能自理期。这些生命阶段都是养老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江西多位受访民政局局长认为,失能失智老人是当前养老服务的刚需市场。老人失能失智的概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且面临地域分布不均、家庭照护能力弱化等挑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已成为一些家庭的痛点。
  辞去工作照顾老人,是大多数农村家庭无奈的选择。在农村,原先通过种田、打零工能够自给自足自理的老人,往往在失能后成为家庭负担。李冬勤说,母亲半失能后,他们兄弟两人只有一人能就近打零工,缺乏稳定生活来源,“目前都在吃老本,几乎不敢想以后”。
  一些家庭专业照护能力不足,失能老人生存质量难保障。马荃镇七旬老人倪永顺的老伴因为小脑萎缩已瘫痪3年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居家照料期间一直请护工帮忙,每个月要花5000多元。“即使这样,她身上还是生了褥疮。”倪永顺说。
  机构要么费用高昂,要么不接收失能老人。记者在鹰潭、上饶、新余等地调研发现,多数农村养老机构不具备收住失能老人的能力,而有能力的机构每月费用在2000至3500元不等。新余福满园养老院副院长黄细莲说,这种收费标准对于农村家庭依然是笔大开支,老人子女中只要有一人不同意出资,老人就无法入住。
  (二)
  相比于城市,农村失能失智老人更缺乏照护,更易引发家庭、社会矛盾。这种情况使得农村地区在养老保障和社会稳定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老人不认可机构养老。李冬勤说,他也考虑过将母亲送去机构养老,但老人认为“无儿无女才去养老院”,坚决反对。失能老人刘光书告诉记者,自己晚上要起夜十几次,住院时找过护工,一天就不干了,只有家人才有耐心照顾他。据乡镇卫生院、民政专干反映,他们入户走访发现,在非兜底保障的社会失能失智老人中,只有很小一部分选择机构照护。
  养老机构配套弱,养老市场培育难。记者在江西调研发现,农村养老机构普遍缺乏医疗配套,急症处置能力薄弱,而与医疗机构开展的医养结合探索,不少还停留在为老人开辟绿色就诊通道、签约家庭医生等初级层面。新余民政局副局长廖海华表示,尽管失能失智老人是养老市场的刚需群体,但市场培育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开拓,是全国性难题。医养结合试点虽已开展10年,但因长护险试点覆盖面小、政策保障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较弱。
  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流失严重。多位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他们所在设区市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中,在岗护工有养老护理员证的不到一半,农村地区“无证上岗”情况较多。多家乡镇养老机构反映,养老护理员岗位工作辛苦,职业认同度低,很难招聘到55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而有的护工岗前培训完刚做几天,就因为“太辛苦”要离开。
  (三)
  加强农村养老和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从2024年开始,江西开始探索在乡镇卫生院深化医养结合试点,通过盘活闲置医疗资源,开办医养结合中心,探索解决农村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问题。
  记者在一些乡镇走访看到,过去居家未得到妥善照料的失能老人,现在在医养结合中心得到了较好看护,病情明显改善。“目前卫生院收住的4名失能老人中,有2人因抢救及时捡回一条命。”鹰潭余江区马荃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细华说,不少失能失智老人病故原因是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褥疮、肺炎、营养不良等。
  2024年5月,马荃镇中心卫生院将一栋闲置的三层建筑改建成医养结合中心,聘请专职护工和专职护士照料老人,并与卫生院共享医疗资源。“过去卫生院的医生上午10点后事情就不多了,如今每天还要去医养结合中心查房,及时处理入住老人的突发状况。”刘细华说。
  近年来,有的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和效益双双下滑,面临生存困境。拓展养老服务,既能解决农村养老难题,也有利于稳住医护队伍。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该院从2024年2月试点接收53名失能失智老人入院后,减少亏损近80万元,正逐渐走出困境。
  但与此同时,农村失能失智老人底数不清、相关保障政策不够“适老”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养老和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受访人士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对统一的失能失智老人评估标准,摸清农村失能失智老人底数,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此外,在医养结合型乡镇卫生院,针对60岁以上老人探索“多病共治”报销机制,解决患多种慢性病老人需重复挂号才能享受医保报销的问题。
  (摘编自胡锦武、袁慧晶《当最亲的人成为最重的负担!农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困境何解?》,《半月谈》2025年第 18期访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失能失智老人超3000万,农村地区因家庭照护能力弱、养老机构配套差,照护困境更为突出,加剧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
  B.农村部分失能老人家庭因需长期照护老人,被迫放弃部分工作机会,导致家庭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大,甚至陷入“吃老本”的生活困境。
  C.新余福满园养老院每月收费在2000至3500元,对农村家庭而言压力大,且受家庭经济结构与子女意见影响,部分有需求老人难以入住。
  D.江西部分乡镇卫生院改造闲置资源办医养结合中心,既让失能老人获专业照料,又改善自身业务亏损困境,推动了养老与医疗资源整合。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关数据显示,老人完全失能后44个月身故,此前还有44个月生活不能自理期,养老服务需覆盖漫长的“最后一公里”,任务繁重。
  B.倪永顺家请护工照料瘫痪老伴仍生褥疮,这一案例说明农村护工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家庭照护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C.农村失能老人多因传统观念反对并拒绝机构养老,加剧了家庭照护压力,这说明转变观念是缓解农村失能照护困境的关键突破点。
  D.医养结合试点开展10年未成熟,农村多停留在初级层面,这与长护险覆盖小、政策保障不足导致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低密切相关。
  3.如果给材料第二节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观念束缚,农村失能照护步履维艰
  B.农村失能照护:传统与现实的“夹击”
  C.专业护理员流失,农村养老雪上加霜
  D.养老机构配套弱,农村照护困境重重
  4.材料在论述农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困境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5.有观点认为,“破解农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困境,需打破‘家庭单一承担’的模式,构建多元协同的照护体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台风那个吹
  胡亚林
  骄阳似火的机场上,一批改装新型战机的飞行员正在较劲训练。突然,气象台长梁宇收到从省台传来的本年度第二号强台风警报,预报台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十二级,未来两天将正面袭击本市。
  十二级强台风可以倒房拔树。不但阻碍了飞行训练,还会威胁到机场上的飞机安全。
  卫团长与马站长协商决定,气象台迅速与地方市、区气象台取得联系,交换情况,尽快作出本地气象的补充预报和抗台风的建议,然后向上级气象部门汇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