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统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28 22:41: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020字。

  广西来宾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统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进程,为青春化表达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素材和独特的精神底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那个时代既是怀抱理想、在现实困境中探索前行的热血青年,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传播者和民族复兴大任的勇敢担当者。无论是中共一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还是遵义会议、古田会议,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每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的青年个体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信仰抉择。这种由青春热血与坚定信仰交织而成的历史特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叙事张力。
  《问苍茫》讲述参加中共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带着对中国革命之问、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之问,在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问大地、问实践、问人民,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热血故事。《鲲鹏击浪》则通过北上寻求真理、组织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领导湖南驱张运动、创办《湘江评论》、开展学运工运、组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等事件,表现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在纷繁杂乱的众多主义中寻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感人故事。这两部作品既聚焦毛泽东信仰确立时的心灵震颤,又展现面临情感抉择时的内心挣扎;既记录思想转变的关键节点,又捕捉理想淬炼的细微瞬间。很多网友表示,看这两部剧有一种和毛泽东一起成长的感觉。和青年的他并肩而战,走他走过的路,体验他当时面临的辛苦。
  当然,“青春”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的标识,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从近年来的创作实践看,青春化表达已超越单纯的人物年龄特征,实现了创作观念、美学风格和叙事语言的整体革新。
  与青春化表达在内容层面的创新相呼应,革命历史题材在叙事结构上也实现了重要突破。近年来的创作实践表明,多线并进式群像推进的结构创新,正在成为新一代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共同选择。但这类叙事结构并非对人物与事件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事件的交错化”与“情绪的集中化”的艺术处理,在保持历史纵深的同时强化了情感的真实性,使革命叙事既具有史诗品格,又充满情感温度。
  与此同时,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也在积极探索多样传播路径,与当代媒介生态实现深度耦合。越来越多的作品突破了传统“播出即完成”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是主动嵌入社交平台、短视频社区与教育场域,构建了内容互动的循环传播生态。《浴血荣光》推出“跟着浴血荣光学党史”微博话题,不仅在剧外强化了观众对历史细节的记忆,还让“看剧即学史”的理念落到实处,增强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思想传播力;《觉醒年代》依托B站、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内容二创,让剧中人物形象通过表情包、混剪视频等形式,在多平台形成了持续的话题热度与情感连接;《问苍茫》在B站发起“问苍茫在线寻找真同志”的征稿活动,同时在微博设置剧评活动,构建从内容消费到观点表达的完整闭环,使剧集影响力持续发酵。
  从这个角度看,青春化表达不是对严肃主题的弱化,而是对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生活化转译;不是对历史史实的肤浅处理,而是对精神力量的当代表达。当革命不再只是应该被记住的历史,而成为能够被感知、被理解、被传承的信仰,当青春不再只是讲述对象,而是参与表达、传播的主体,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才能真正完成从内容生产到精神共鸣的跃迁,成为凝聚时代价值与情感认同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涛《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成功构建青春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对话空间》)
  材料二: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时代的论述、对人生的感悟,让文艺作品成为人类情感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但一些主旋律作品,在创作时还是会陷入脸谱化、标签化的窠臼。
  比如,耐不住流量的软诱惑。一部优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不仅在于题材的精心选择,更在于内容的不断打磨。可以说,如果没有坐冷板凳的耐心,只想着投机取巧获取流量,很难创作出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但有些创作者,潜心琢磨的只是如何评奖、如何获得话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革命历程关键节点上青年个体的信仰抉择,形成了一种历史特质,为革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叙事张力。
  B.《问苍茫》和《鲲鹏击浪》两部作品聚焦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关键节点,重在展现他面临情感抉择时的内心挣扎。
  C.一些主旋律影视作品通过充满烟火气的角色塑造,成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说明只有平凡人物才是故事可信可亲的基础。
  D.主旋律作品面对的观众主要是中老年群体,但不能一味宏大叙事、老套说教,有必要关注受众的新变化与其审美兴趣的新走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语言严谨,例证详尽,增强了论证的可信度,能更好地让读者感受到青春化表达带来的独特体验。
  B.材料一在论证青春化表达优势时,将传统表达与现代表达进行对比,突出了创新表达的重要性。
  C.材料二引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力论证了主旋律作品创作应贴合时代、反映现实问题。
  D.材料二用《万里归途》《山花烂漫时》等事例论证了“聚焦普通人”的创作方向,论证具有针对性。
  3.根据材料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问苍茫》《浴血荣光》等电视剧和《古田军号》《血战湘江》等电影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优秀代表,无不刻画了革命者挥斥方遒的豪情、百折不挠的韧劲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①         在革命历史叙事中相互激荡,熔铸出动人的“青春化”艺术形象,体现了内容层面的创新。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应耐得住          ②          ,要有坐冷板凳的勇气和耐心,精心打磨内容,才能成为吸引大众的作品。另外,主旋律文艺作品要          ③         ,以走进年轻观众的心,获得年轻观众的认可。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展开论述,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一说“‘青春’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的标识,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请结合《荷花淀》的人物形象、叙事风格和主题表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①
  余 华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
  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
  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儿也不累。黄昏就要来了,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奔上去看旅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