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
再 别 康 桥
教学目标:
1、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2、 了解诗人独特的创作构思。
3、 初步掌握朗读诗歌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教学设想:
1、 课时安排:2课时
2、 方法运用:诵读入境,引导鉴赏
3、 教具: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
教学过程:
(一) 诵读导入:
(1) 今天我们要开始进入中国现代诗歌《再别康桥》的学习。
首先由老师范读,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1、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2、通过这首诗请你描绘康河美丽的图景。
(2)诵读
(二) 提问交流:
哪位同学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听完这首诗的感受呢,也可以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生: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或者有没有补充?
生:还有赞美之情。
师:还有补充吗?那么这种情感在诗中是单一不变呢,还是有起伏变化?这个问题呆会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那么谁来为我们描绘以下康河的美景呢?
生:(略)
师:是呀,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康河水,河水里飘着长长的青草,两岸四季长青的绿茵茵的草坪,一棵棵垂柳斜依在桥的两端,矗立在岸边的是庄严秀丽的剑桥学院建筑群......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清晨或者晚上,我们的诗人在草地上或看书,或俯身观看康河水,或仰望天上的流云、星空,有时撑一支长篙在康河里划船,时而在夕阳中散步,面对如次美景,任凭思绪的翱翔......
大家说,这样的康桥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们又会有什么感受?
生:(齐答)
师:对,康桥是优雅,秀丽,宁静,和谐的美,她的平静闲适会让人们有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定很舒心。那么是谁,用短短的几句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么一幅美丽的图画呢?
(三) 诗人介绍
徐志摩是我国新诗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那么,提到了新诗,同学们就要记住三部重要的诗集:第一部是胡适的《尝试集》,这也是新诗中的第一部诗集,一部是郭沫若的《女神》,这是新诗的奠基之作,还有一部就是《志摩的诗》。
讲到新诗就不得不讲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月派。徐志摩就是这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人。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有云中鹤,南湖,诗哲。除了创作诗歌,还写了很多同样非常著名的优美散文。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他的作品被人们久经传诵,诗歌有《残诗》、《偶然》、《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散文有《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胡适在《追忆志摩》的书中评价他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