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3 8:05:3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课时,约4000字。
教案设计
故乡
      鲁迅
苏州市阳山实验学校           苏玉梅
教学目标:1、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3、了解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4、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教学设想:鲁迅的文章一向比较深奥,这篇《故乡》篇幅长、难度大,很难把握。在研讨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从小说三要素这个突破口很好。紧紧抓住对比的方法解读课文:二十年前后的故乡;二十年前后的闰土;二十年前后的杨二嫂。文章最后三段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对此再进行详细分析。按这种思路,《故乡》这一课便迎刃而解。这篇文章的主题众说纷纭,我认为主要是展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辛亥革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闰土身上;战争使得农村、城镇经济凋敝,农民与市民的生活每况愈下。此种情况下,“我”本来满怀希望回到故乡没想到看到的竟是这样的故乡、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课时:3
教学用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梳理情节。
2、分析二十年前后故乡的环境变化。
一、导入:同学们,你对鲁迅了解多少?我们学过哪些鲁迅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哪篇提到了故乡? 那时鲁迅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呢? “那飘散着豆麦和水草清香的潺潺河流”
“那宛转、悠扬的横笛的歌吹”
“那朦胧的月色下,在灯火中满被红霞罩着的‘仙山琼阁般’的戏台”
“那一群活泼少年合力摇船、吃罗汉豆的欢声笑语……”

              
这些美好情景在十年后是否依然如旧呢?让我们跟随小说中的“我”一起回故乡去看看吧。(通过多媒体展出鲁迅的图片,介绍鲁迅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有所了解。学生应该可以回忆出鲁迅的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