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八首》教学札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8/11 20:1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一、《山居秋暝》:“空山”——人与物的相谐相忘<br>
《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也许是这首诗最为典型地体现了苏东坡所称道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个特色。这个“画”,当然是“山水人物画”。在带同学一起赏析这首诗歌时,我就抓住了这一点,并以此来解决“空山”何以为“空”这个问题。<br>
在“山水人物画”中,“山水”和“人物”的关系无疑应是相谐的,不然,一幅画将失去统一性,也就会在最大程度上破坏画面所提供的美感,——哪怕那些互不相干的山水或人物各是如何美妙。不仅如此,这种“相谐”又须到“相忘”的程度;也就是说,人物对山水并不关注或欣赏,他们必须超越这两种姿态,从而与山水一起,成为王维笔下的如同山水一样的景致。<br>
正因为山水与人物的相谐相忘,我们才能更细切地理解“空山”这个词。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有浣女和渔舟,当然就意味着有山野人家,怎么又说是空山呢?”这当然不是王维忽略了他们,事实上正因为有了他们,一首名诗才得以诞生。那么何以为“空”?有众多评论者提供了这样一个答案:山林树木繁茂掩盖了人迹,自然就显得空了;另外,山林为人所忽,少有人来,“空山”一词就传递出了一种“世外桃源”之韵。这种理解有理,不过我觉得还是未能更深地契合本诗所传递的意蕴。在我看来,“空山”两字其实是对山水与人物——扩展一下就是自然和人——到了相忘之境的相谐的绝好概括。我们可以去看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联诗,我们会认为有月光、有松林、有清泉、有山石的山不是“空山”吗?不会。因为我们有一个习惯的想法:这些东西本就属于山林,是它们一起构成了山林。而有了人就不一样了,人异于这一切。那么在这首诗中,王维想告诉我们的显然就不是这样一种认识。我从“空山”两字中领悟到的是,是浣女、渔人、月光、清泉和山石一起构成了山林;这些山野人家是属于山林的,是山林的一景,与其他景致并无不同。<br>
<br>
二、《越中览古》和《石头城》:“变”的图景与“不变”的图景<br>
李白在他的《越中览古》中提供了两幅图景,一幅是历史的:勾践灭吴后战士锦衣、美女满殿;一幅是现实的:越宫遗址上,鹧鸪乱飞。历史与现实<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