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六段阅读文段,约8540字。
课外阅读
(一)玩具的故事
又到“六一”儿童节了,该给外孙女苗苗买个玩具,在琳琅满目的商店玩具柜前,思前想后,最后给她买了一只洁白可爱的小白兔,这是她幼儿园的故事中经常讲到的善良的小动物。我是不大相信那些电动玩具对儿童智力有多大开发的,除非你把它拆得东零西碎,告诉她哪是齿轮,哪是传动带,哪是电动机,电动机是怎样推动齿轮工作的……可是谁愿意把花了几十上百块钱买来的玩具拆开当教材用呢?倒是这些小动物能唤起她的爱心,她一会儿跟它讲悄悄话,一会儿喂它吃饭,一会儿哄它睡觉,样子既认真又可爱,眼看着这一棵幼苗在成长。
每次给孩子买玩具时,我总想到自己儿时的玩具。那时,我们家境贫寒,那些叔叔阿姨外公外婆亲戚们手头也很拮据,很少给我玩具的。在我的记忆中,只有母亲给我买过一个洋喇叭,样子有点像现在看足球时,球迷们使劲吹着鼓动进攻的那一种,不过是铁皮做的。之所以挂个“洋”字,大概像“洋娃娃”、“洋小刀”、“洋铁罐”、“洋狗”一样都是舶来品吧。这一只喇叭吹了几天就哑巴了,再也吹不响。可见,外国货也不都好!为此,母亲追着我打,说我弄坏了。我委屈地沿着田埂逃,小脚母亲哪里追得着我,在田埂上滑了一跤。这件事让我心里一直像有条虫子在爬,感到很内疚。早知如此,我会干脆撩起衣服让她打一顿屁股的。真要这样她也不一定下手,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嘛。
当然玩具还是有的,那是我自己做的。我会用黏土做把泥手枪,放在炉子上烤得像陶瓷那样坚硬;春天来了,我会到竹林里去砍来竹子劈成篾,扎成风筝拴上绳,迎着风欢乐地在田野里跑;元宵节来了就扎兔子粉,锯上几段圆木头做轱辘,牵着在屋子里转,一不小心,“兔子”摔了个跟头烧着了,哭了一阵,擦擦眼睛再扎一只。稍长大些,就做望远镜看月亮,做照相机在毛玻璃上看倒影,根据光的反向原理做潜望镜。这些小玩具给我的童年带来莫大的乐趣,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提高了动手能力。
自己做的玩具是最知道爱惜的。不像现在的孩子,玩具随处丢,坏了反正有父母叔叔阿姨买新的。有的玩具还没来得及玩,忽然人已长大,只好塞在储藏室的角落里。
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做出的玩具,尽管一钱不值却爱护备至,这就是孩子,这就是童心;感情的投入不亚于大人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大人的恩赐是培养不出这种情感来的。等我家苗苗长大了,一定教她自己做玩具!
1. 在那么多玩具中,“我”为什么给苗苗买了只玩具小白兔?(2分)
2. 第三段中的“为此”和“早知如此”,两个“此”分别指什么?(4分)
3. 第四段中的“这些小玩具”指哪些小玩具?它们有什么作用?(5分)
(二)伞
(1)“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2)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3)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4)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5)“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顾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骄小的身子刮退了半步,话也咽了下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把,助她往前一顶。只听“丝——”在乘客的惋惜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40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地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6)“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7)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三)
[甲]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 (发现 观查 观察 察觉)这一点啊。
[乙]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