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0 18:17: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800字。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 
[教学要点] 
1、感知诗歌意象所蕴涵的情感,探索解读意象的一般方法。
2、整体把握诗词的方法: 把握“象” 、 把握“意”、揣摩“意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讲究含蓄、凝练。诗人抒情往往不直接流露情感,也不直接灌输思想,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既指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描写的景或物。
(1)人物形象。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意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二、概念理解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志趣等。“象”就是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等物象和形象 。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
意象的组合叠加生成意境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磁铁之与磁场,电荷之与电场,天体之与引力场。
形象的说法: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也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 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它以鲜明的艺术形象,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使欣赏者一步步进入诗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氛围和意境之中,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般的强烈的艺术感染的艺术氛围,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用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雨霖铃》扣住“杨柳”“晓风”“残月”几个意象,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将自己的离情别绪融入这几个意象中,渲染出一种凄清、伤感的艺术氛围。
三、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