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邹韬奋)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3 14:52: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40字。
第二部分:讲在课堂——设计简案(思路)
教学目标:
①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②学习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③品味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①学习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②品味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教学难点:
①品味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确,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母亲是最慈祥的,母爱是最温馨的。无数文人墨客在他们的文章中都会写到他们的母亲,写到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就是追忆母亲、赞颂母爱的《我的母亲》。(板书课题《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瞥见piē妹仔zǎi查氏zhā面颊jiá元宵xiāo唏嘘xīxū缝纫féngrèn歉疚qiànjiù蒙眬ménglóng饮泣吞声qì万籁俱寂lài一饱眼福bǎo娓娓动听wěi循循善诱xún无缘无故yuán泪如泉涌yǒng
热泪盈眶yíng莫名其妙míng前世冤家yuān辗转反侧zhǎn人影憧憧chōng睡眼惺忪xīngsōng
(注:这一环节对于丰富学生的词汇,帮助理解文章感情有较大作用,教师生字词的补充可放在检查预习中,也可有机地穿插在课文内容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
2、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去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著作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课文试概括:全文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1.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你认为文中写到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文中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a元宵夜的“巡阅” b涌流的眼泪 c丰富的内心世界 d劳碌的身影(注:这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低,学生只要认真阅读都能概括出来,应提倡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来概括内容。)
3.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
1.      
读了                         ,我看到了一位                 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
参考答案: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4.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怀念、赞美
5.教师小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