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00字,详细解说品德修养类话题。
品德修养类话题解说
【内涵解剖】
传统中国教育,做人第一;言谈话语,诚实第一;与人相处,仁爱第一。品德修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观念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负面现象,部分人的道德失范,已经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高考作文关注的焦点。
【佳作赏析】
★话题一:成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在一起最爱讨论这个问题. 有的说成熟的标志是稳重大方,有的说是遇事有主见,有的说是会办事,有的说是懂得关心、理解别人,有的说是善于认识自我、否定自我……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中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多思多梦的花季,一方面.渴望独立、成熟,另一方面,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又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这则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
写作本话题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审好题。对所给的语段,要细读,要细领会。此文把“成熟”这一抽象的概念,用八个词具体形象地来表达:光辉——明亮而不刺眼,音响——圆润而不腻耳,从容——毋需对别人察言观色,大气——毋需向别人申诉求告,微笑——毋需理会哄闹,淡漠——毋需偏激,厚实——毋需声张,高度——毋需陡峭。并用三个浅显的比喻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可见,“成熟”是我们所渴望的,是我们所肯定的。二是立好意。“成熟”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义项有二:一是指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一是指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不论是植物、生物,写作时都要寓含或点明或譬喻人生,从而使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或用明确的语言揭示其内涵。当然,立意的角度很多。比如以此文所形象化的八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所比喻的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立意角度都是可以的。三是构好思。根据自己对“成熟”的理解.根据自己立意的角度,可以采用杂文技巧、散文笔法、书信手法、戏剧小品等各种形式,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