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诗海拾趣”的课堂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8 9:3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学校 哈162中 科目 语文 教师 孟兆刚
课型 活动课 课题 诗海拾趣 适用范围 高二第三册二、三单元及有关诗词的活动课

活动课“诗海拾趣”的课堂设计

一. 教学设计思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古诗词对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加强自身修养,陶冶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大纲也对中学生背诵诗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诗词背诵是学生非常头疼的事情。因为这毕竟带有“死记硬背”的色彩。
    为了激发学生背记古诗词的积极性,我设计了这堂趣味诗词比赛――“诗海拾趣”,以小组竞争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加入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实践,享受乐趣,找到兴趣,开发智趣。
二. 活动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1. 本次活动在新大纲新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2001年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 品位。”
     又强调“在高中阶段,对中国古典诗词要充分诵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大纲明确要求必须背诵的诗词名篇达30余首,还要求在背诵基础上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
     实际上大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求难度加大了。
另外,新教材六册书中诗歌的内容约占25%,第三册则近50%的篇目都是诗歌。诗歌的背记与运用在整套教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学完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单元后,举行这次活动课,既是对教材前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总结,又是对课外学生阅读背记效果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2. 活动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背诵诗词的实际情况,确定活动目标如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