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沙田山居说课稿
宜宾市一中 黄高琴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简介:
《沙田山居》是一篇散文。我们高一学生少有人喜欢散文。因为我们的学生不懂散文的魅力何在,更不懂如何领略散文的魅力。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以及化成文字的和谐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淡雅的韵味。《沙田山居》这篇借景抒情散文的魅力在于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优美的语言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及作者的喜爱之情,而借此传达出作者的心声――浓浓的乡愁,体现时代精神――海峡两岸人民渴盼祖国统一。
(二)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编排在高中教材第一册的第二单元,列于《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之后。前边三课,老师已逐步提出了一些学习散文的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抒情散文的魅力,学会如何领略散文的艺术魅力。学生总结出学习抒情散文的方法并延伸到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散文的兴趣,提升做文学作品类文章试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考试纲要》,结合本课的文本特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分析内容,理清思路。
2、 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鉴赏散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手法的。B、培养学生品味本文古雅而有韵味语言的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台独,希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欣赏散文最重要的最难的是能否读懂文章,读懂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情,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达到最高境界。其次是鉴赏作者传达美情的高超技巧,为此,重点为:感悟并体会出作者蕴藏于字里行间的美情。难点有二:1、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感情。2、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等)
二、说方法
(一) 说教法
本课教学采用①诵读法②分析研究法③比较阅读法。其依据如下:
体会作者的感情,第一在于“披文以入情”通过诵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情感;二是解读直接抒情的关键句,揣摩感情;第三是尽可能地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其间的浓厚感情。为此采用诵读法,分析研究法教学以达到分析内容,理清思路,揣摩情感,培养情操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