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20字。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康乐一中 白承玉
中学语文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课堂教学不活泼、没有活力,学生很难接受知识,从而形成“多、慢、差、费”的现象,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启动后,要求语文不仅仅要教学生识文断句,更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也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结构和素养。下面,就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 深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
配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也增添了新的营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教材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关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关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套新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并在其中选编大量的名家名篇,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充分体现新课标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精心设计综合性学习,倡导在实践中学语文,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上好语文课,必须要深入了解新教材,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新教材的特点,深刻挖掘教材,明确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相关的资料及与课文相对应的例文,以便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只有教师深入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自主探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