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熟大纲 夯基础 “散”“聚”结合备会考
--浅谈初三毕业会考语文复习
中心镇小学蒋德望
一年一度的初三毕业会考又即将来临,这既作为初中阶段的毕业考试,也是一次高中选拔性考试,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针对语文学科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广,知识杂的特点,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备考,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效,是历年来大家共同研究的话题。在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初三语文复习的一些浅见。
一、把握大纲 明确方向
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及《语文新课程标准》,研究近年来的会考试题,因为这些都是命题的依据、原则和方向,只有把握了这一点,在复习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然后以此为指导思想,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结合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复习方法,拟定复习计划。
二、先“散”后“聚” 坚持“两条腿”走路
在明确了大纲及命题方向的基础上,立足教材,适当向课外延伸,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先“散”后“聚”,点面结合,让分散的知识呈现出系统性。
1.先“散”,就是先分册复习,以课本为准,梳理各册知识点。
语文学科,内容多,知识广。在复习阶段,第一步还是应该立足于教材,让学生再次熟悉学过的教材,熟悉课文内容,把握生字词,背诵、默写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对于讲读课文,更应该多花一些时间,结合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文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复习。从文学常识、生字词、重点段落、文章主题、课文内容的拓展等方面,指导学生全面复习。对于自读课文,也不能忽视。纵观近年来的考试命题,自读课文也不是不考,在一些知识点上也有所涉及。所以,在分册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复习讲读课文而忽视自读课文,不能在复习的过程中猜题、押题,不能抱有这一课可能不会考的侥幸心理,只是在侧重点上对二者有所选择而已。
2.后“聚”,就是在第一阶段分册复习的基础上,在第二阶段打破课本册数的界限,对梳理出的知识系统归类,形成一张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