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个字。
让爱走进期待
吴彬
内容摘要:爱是心灵的触动,爱可以创造奇迹。从实际出发,注重教育语言的形象,讲究教育方式的巧妙,使教育富有科学性、艺术性,爱会走进期待,走进学生期待的心灵,走进我们期待的成功。
关键词:师爱 语言艺术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爱不仅具有了神圣的意义,而且师爱的体现赋予了高要求的艺术性。“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我们教师在教育时如何启迪学生?如何使他们能自我反省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这成了我们在永无止境的教学艺术中的一种追求。
一、 语言形象,通电启发
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中,作者写道:“有人说作家是‘笔耕者’是用笔来‘耕耘’的人,那么我们何尝不可以把教师比喻成是用舌头来进行‘耕耘’的‘舌耕者’呢?”
口头语言是流动的信息,它具有快速、直观、包容量大的特点。我们每天都在做着一定信息量的传递工作,特别是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我们更是苦口婆心,说是“金口良言”,却是“忠言逆耳”。如果一味地以那平板枯燥的教育理论在学生面前说教,学生不免产生无味与厌烦之心理状态而终于事无补甚者适得其反。也正如加里宁所说:“说的话越抽象,他的意见离具体事物越遥远,那他所造成的印象也就越微小。”可见,一贯采用过于抽象的理论教育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的语言应该生动形象使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教育、启发、引导学生的方法总是灵活多样、千姿百态的,因而我们的语言艺术也是不拘一格、富于变化的。
下面仅是我的几次尝试教育:
1.“零”的起步
开学的第一天,我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个圆,这也便成了我教育初一学生一个很好的开始——
“同学们看这圆画得怎么样?”
“不好!”“不圆!”学生觉得挺好玩地在座位上叫着。
“像漏了气的皮球。”甚至有学生这样叫道。